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43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3-31

  从信息咨询起步到开发投资,从开发投资公司到遵义药业,从遵义药业再到生态养老事业,福建人陈祥华在贵州完成了他人生事业的三级跳。其中,陈祥华时刻没有忘记回报社会:无数次资助孤寡老人、帮扶农村孩子上学——在贵州创业的30多年来,据不完全计算,陈祥华捐资社会公益事业上千万元;上缴各种税费一个多亿;解决上千人就业…… 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如今,雄心勃勃的陈祥华在瓮安创建了华夏生态养老村,及华夏慈善公益事业协会。

  陈祥华的华夏生态养老村投资50亿,占地4500亩,无论是规模还是养老内容,堪称全国第一。搞养老产业,既艰辛又琐碎,且成功的不多,许多人担忧能否如愿以偿。对此,陈祥华充满信心地说:在贵州创办生态养老事业,不仅可行,而且一定能旗开得胜。人的成功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决定,此时他全占了。当前,国家扶持养老事业的政策非常好,他是乘风前行,扬帆起航正当时!

扬帆起航正当时

——记省工商联福建商会常务会长、“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创建者陈祥华

□本报记者 蒋兴华

  A

  采访陈祥华,是在贵阳一家酒店很短暂的时间里进行的。

  陈祥华总是忙,忙得一会儿在北京,一会儿在深圳,一会儿又去了福建。

  他给记者突出的印象有两点:一是他的平和,一是他的话音。前一点,与记者见过许多发财富裕后财大气粗的老板不同,他不卑不亢,非常淡定;后一点,和外省人说贵州话生硬不一样,他的贵州话说得不仅流畅、自然,而且地道。

  话题是从为何选择在贵州创业开始的。

  陈祥华出生于福建长乐一个农民家庭。身为寒门子弟,家庭贫困使他很早就来到遵义投靠亲戚。在完成了初、高中学业后,品学兼优的他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参军。

  “家里太穷,我不能读大学,以免让父母有经济负担……”说这话时,陈祥华显得很深情。

  在遵义读中学,又在贵州当兵,这让陈祥华对贵州有一定的了解。三年后,从部队退伍的他决定在贵州打拼创业。

  家境不好,又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又无依无靠的陈祥华只能白手起家。在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用不多的复员费创办一家小公司。

  陈祥华开始搞的是中介、咨询等业务。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各种信息遍地皆是。当时社会上不少人对从事中介事务人员多有瞧不起,对此类公司喻之为欺骗性公司。陈祥华深知这一点,因此要求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诚信至上,诚心待人,每次中介服务都要对客户负责到底。随着良好信誉的建立,陈祥华的小公司逐渐壮大并在遵义市声名鹊起,向社会输送人才上千人。

  B

  经商,首先是学会做人。

  “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对客户负责,要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陈祥华常常告诫他公司的员工。

  2004年,陈祥华成立了贵州华航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投资、引资和有关服务。他在遵义工商局登记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公司虽然不大,但他从高、从严要求。他对外打出广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技术支持和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公司是遵义制造业行业知名企业,如果您对我公司的产品服务有兴趣或有其他要求,请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我们一定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之后不久,在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陈祥华趁西部大开发之势,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继续把贵州当成他实现宏图大业的地方。

  为何要选择偏僻落后的贵州创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祥华说,主要鉴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贵州的气候特别好;二是贵州创业门槛低;三是贵州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四是贵州的人民淳朴善良。总之,对于从小就立志要“出人头地”的他,要贡献社会、体现个人价值,贵州,是他展露拳脚最好的地方。

  陈祥华的决定没有错。

  多少年过去,有独到眼光的陈祥华在贵州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得顺顺当当,一件事一件事做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陈祥华在成立贵州华航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同时,又成立了遵义药业等。

  短短十几年,经过努力打造,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陈祥华的企业影响显现,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

  C

  2013年10月19日,作为我国最大的刺梨冻干粉生产线,年产500吨高品质刺梨维C冻干粉建设项目在绥阳县马槽沟隆重奠基。省、市、县有关领导及专家到会祝贺;中央、省、市众多记者前往报道。

  在当天喜庆的日子里,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不是领导席,而是被幸福感点缀得无比温暖的许多老人和农村孩子。

  企业的发展,应不忘回报社会,年产500吨高品质刺梨维C冻干粉建设项目在绥阳县马槽沟奠基,陈祥华决定向绥阳县100名贫困生和50名贫困老人捐献价值22万元的书包、被子等物资,让他们同享企业奠基的喜气。

  刺梨,是贵州特有的野生资源,果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维生素C含量极高,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目前,以刺梨为原料的产品多见于刺梨汁、刺梨干及鲜果等。由陈祥华的贵州华航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研提供技术支持的年产500吨刺梨冻干粉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实现年产值3.34亿元,为地方创税1500万元多万元,直接解决200余人的就业,并可带动8000户农民参与到4万亩刺梨种植产业中创收,有效地促进绥阳县经济发展。

  刺梨冻干粉技术是先将刺梨中的SOD、类黄酮、维生素等天然功能性物质提取出来,通过分离再重组,用冷冻干燥制成具有多元抗氧化活性的超细粒冻干粉。刺梨冻干粉既可添加到牛奶、饼干等产品中,提升常规食品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也可以灌装胶囊,直接以健康产品销售,目前每吨价格在65万元左右。为此,有记者不相信名不见经传的陈祥华和他的公司能生产出科学含量极高的刺梨冻干粉,但经过实地认真走访和深入调查后,心服口服了——该公司此次奠基的年产500吨高品质刺梨维C冻干粉生产线,不仅在全国最大,而且还刷新了我国该项目的空白。

  省委原常委、省军区政委喻忠桂应邀出席了当天的奠基仪式。

  仪式上,喻忠桂说,刺梨维C冻干粉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填补了我省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刺梨进行深加工的空白,也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是一项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很好。他希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对这一新兴产业多关心支持。最后,喻忠桂动情地说:投资刺梨冻干粉生产线的陈祥华是好样的,他不愧为在部队磨炼过的军人,他复员后不回福建而是留在贫困的贵州艰苦创业,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充满爱心回报社会,为我们当兵退伍的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D

  “一路走来,我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贵州省工商联福建商会各方面的鼎力相助,因此,在企业壮大时尽力回报社会,是我应该做的!”陈祥华发自内心地说。

  的确,如同陈祥华所说,记者了解到,作为省工商联福建商会的常务会长,陈祥华不忘为国家尽一份社会责任;而身为民营企业家,他更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并为之作贡献。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陈祥华就开始为贫困乡村捐款建希望小学;为改变农村农民生活状况,积极参与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多次赴遵义有关贫困地区开展帮扶工作;先后向我省山区学校、贫困孩子、留守儿童、凝冻灾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在贵州创业的30多年来,据不完全计算,他捐献赞助社会公益千万元,上缴各种税费一个多亿,解决上千人就业,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充满诱惑并使人浮躁的当今,创业者如果拥有淡定与从容,便成功了一半。“淡定与从容”,是陈祥华的特质。记者认识他的时间不长,但发现他的淡定与从容,是许多民营企业家所缺乏的。

  如何发挥民营企业潜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陈祥华常常思考的问题。

  陈祥华认为,提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少人停留在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或者开展有限公益活动的认识层面上。其实,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享受了国家的政策,占有了社会的资源,得到人们的支持,在自身发展成熟时,就应该回报社会,遵纪守法是基本要求,依法纳税是根本义务,有限开展公益活动是一份爱心,这些可以是企业行为,也可以是企业管理者的个人行为,但一个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远远不止这些。

  任何一个企业到了一定时候,都想做大做强,但什么是“做大做强”,许多企业家在不同的高度上,对“大”和“强”的认识程度有许多不同。

  在陈祥华看来,作为一个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把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要与地方的经济的增长,与本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融为一体,一句话,就是要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

  从某种程度讲,生活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品质。

  记者注意到,作为拥有上亿资产的老板,陈祥华不喝酒,不打牌,抽烟只抽几块钱的“黄果树”…… 如此简单至极的生活,表明陈祥华是一个控制力极强的人。另一方面,陈祥华充满智者仁心,从他的创业起步始,他总是资助贫困者,几年过去,他不仅夯实了自己的事业之墙,而且还越做越大。

  与此同时,陈祥华完全把贵州作为了他的第二故乡。对于给了他创业滋养的贵州,他似乎更具使命感了。他选择的项目,总是融入贵州经济发展之中。为此,用“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来概括如今的陈祥华,便显得恰如其分。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都要求我们以新思考去面对。因此,不管我是福建人,还是民营企业家,都任重道远,我选择了贵州,理所当然要为之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祥华动情地说。

  E

  陈祥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出生于福建长乐的陈祥华,在家里排名老大。陈祥华对父母亲非常敬爱,每年不管再忙,总要挤出时间要回家看望。兄弟姊妹四个,没有一个在他的企业工作。他的爱人,至今还在教育战线教书。陈祥华不搞家族式的企业,为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他广招人才,并建立一流团队。在企业里,陈祥华认真听取团队行家的意见和建议,许多人认为,由于他尊重人才,善于听取团队人才的意见和建议,是他能一直持续发展并走向成功的因素。

  比江河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心胸。

  陈祥华认为,钱再多,对一个充满志向的创业者来说,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更进一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陈祥华总是说:“奋斗30多年,钱挣得越多,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我现在想的是,就是如何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最大化地投入到为贵州经济建设和为贵州老百姓服务的事业中去。”

  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又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选择努力方向,是陈祥华的特点之一。

  也许从小就是孝子,也许在创业的过程中一直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回报这片使他成功的热土——贵州,在反复的思考下,陈祥华决定向贵州薄弱的养老产业迈进。

  陈祥华认为,贵州独有的由海拔、气候、土质、生态环境等因素,构成了生态养老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当前,随着老年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养老问题开始突出。

  说干就干。

  怀着“帮天下儿女尽孝,替天下老人解难”的壮志,陈祥华在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和充分论证后,选择了在瓮安创建生态养老产业基地。

  F

  2014年10月14日,由省老龄办主办、省老龄产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届“茅台醇杯”贵州老龄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博览会上,由陈祥华的贵州华航投资公司筹资在瓮安打造的“贵州华夏生态养老村“项目的亮相,吸引了参加博览会众多来宾。

  如果说,遵义绥阳刺梨冻干粉项目的奠基,是陈祥华及其他的贵州华航投资公司开始出现在人们一定视线里的话,那么,此次由智维盛世策划传媒机构整合推广,致力于打造总占地面积约4500亩的“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便完全显示了他的大手笔。不少人在细细地看了“贵州华夏生态养老村“项目的宣传后赞叹:如果要为从事养老产业的志向者点赞的话,陈祥华,无疑是贵州乃至全国投资养老产业最耀眼的企业明星。

  为何要选择黔南瓮安创建生态养老基地?

  陈祥华说,选择黔南瓮安创建生态养老基地主要基于黔南州政府、瓮安县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瓮安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涵盖各类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瓮安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旅游业,已建成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江界河省级风景区、贵州“100个”旅游景区和“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的猴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等一批高品位的特色旅游区。这些旅游区森林植被率高、山水风光绮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更兼有得天独厚、四季温和的气候,为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基础。

  陈祥华告诉记者,为了创建华夏生态养老基地,他花了很长时间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调研,最后之所以选择瓮安,具体理由为:一是瓮安的青山绿水;二是瓮安的红色文化;三是瓮安的“一小时经济圈“,四是黔南州政府、瓮安县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如同陈祥华所说,记者了解到,他创建的养老第一村,位于瓮安县高速路出入口的两侧,距县城1公里,随着四条高速路(贵阳—瓮安,江口—瓮安,道真—瓮安,马场坪—瓮安)的即将开通,交通将更加便捷。而从贵阳到瓮安的路程也从之前的102公里缩短到86公里,全程高速,只需1个小时。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有一个40米宽的景观文化主入口城市广场,根据项目地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现状以及布局思路,确定总体功能布局为:“一心·一镇·一园·两基地·七区”:“一心,小春虫会议会展中心”、“一镇,翁水长歌文化休闲小镇”、“一园,熊出没大型动漫文化产业园”、“两基地,影视摄影旅游基地、老年文化教育基地”、“七区,温泉药浴养生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生态养老社区、国际养生社区、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食品加工区、中草药种植培植区”。华夏生态养老村是集生态养老、中医养生、红色文化旅游、生态食品加工、生态种养殖、生态移民安置、金草银树石漠化培植等资源为一体的生态养老养生村落。

  陈祥华雄心勃勃地对记者说,华夏生态养老村的建设,将打造西南地区甚至全国最具地方特色的老年养老养生品牌和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药疗养中心,也将探索创新农村建设的老年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带动贵州地方经济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的发展养老公益事业,陈祥华在成立华夏生态养老村有限公司后,随即又建立了华夏慈善公益事业协会。他希望,在做好生态养老产业的同时,能积极的将慈善公益事业推进。

  G

  我国已逐渐步入一个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异常突出,已成为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催生了现代养老产业的发展,但如何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是许多专家十分困惑的问题。

  2014年11月24日,由省老龄产业协会主办、瓮安县政府协办、陈祥华的贵州华夏生态养老村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梦? 华夏养老梦”中国贵州生态健康养老产业高峰论坛暨贵州华夏生态养老村敬老慰问助学捐助仪式在瓮安举行。会议现场,陈祥华分别向150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50位老年人以及两位百岁以上老人代表发放助学金和慰问金。陈祥华的生态养老村项目,再次吸引了众多嘉宾和专家关注。

  不是宣传自己的企业,而是要探讨如何以生态养老破养老困局,这是充满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家陈祥华的动机。

  高峰论坛会上,围绕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和如何搞好养老产业等,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生态环境良好的贵州,正成为健康养老的地方,而陈祥华先生在瓮安创建的“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正是抓住了机遇,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养老产业,为推进贵州现代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升级,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个表率。

  “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项目落户瓮安,该县是如何看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黔南州副州长、瓮安县委书记蒋映生说,陈祥华先生之所以选择瓮安,是看中了瓮安有1300多年的历史和红色文化,当然,更重要的是,瓮安气候宜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县很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建设,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蒋映生告诉记者,陈祥华将“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项目落户瓮安,增强了我们做好老龄事业和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把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事业,积极谋划发展新型健康养老产业,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市场化发展。

  省老龄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养老遇到的诸多问题,投资办“生态养老村”,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失为一条发展养老产业的路子。陈祥华先生不惜花巨资在瓮安创建生态养老基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专家普遍认为,陈祥华先生在瓮安县创建“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拉开了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序幕,可以说是破解了当今的养老困局,这,对推进贵州现代养老产业的升级,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H

  3月2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作为有影响和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陈祥华被省委、省政府发函特别邀请参加。

  此次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在衷心感谢参会企业家为贵州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希望企业家再接再厉,为贵州后发赶超助力加油。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鞭策话语,更加燃起陈祥华心中的奋斗之火。从北京回贵州后,深受鼓舞的陈祥华浑身是劲,对做好“中国生态养老村”项目更有信心了。

  在贵州,好几个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家均深感困难重重,而陈祥华却知难而进,投巨资50亿打造4500多亩的养老基地能成功吗?还有,如此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养老基地建成后,该如何管理呢?

  面对记者的疑惑,陈祥华充满信心地说:在贵州创办生态养老事业,不仅可行,而且一定能旗开得胜。人的成功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决定,此时他全占了。当前,国家扶持养老事业的政策非常好,他是乘风前行,扬帆起航正当时。

  陈祥华告诉记者,瓮安“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基地建成后,将委托全国最专业的中华养老管理公司管理。不仅如此,他还要继续与商会抱团发展,在瓮安“中国生态养老第一村”的基础上,在其他地方创建更多的养老基地,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陈祥华还告诉记者,近期他将在瓮安举行一次“两岸一家亲”养老高峰论坛会,其主题思想,就是商讨养老事业如何进一步发展。他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养老事业上来,真心实意为贵州、为全国的养老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