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7期 本期1735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3-17

放宽创业门槛 激发投资热情

贵州深推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个私经济

  本报讯(卜 锐)近日,贵州省工商局向全省工商系统印发《2015年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工作要点》,安排部署该局今年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工作,强调将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激发民间创业投资热情,大力促进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发展。

  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按照贵州省政府《关于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改革的意见》要求,坚持“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原则,切实将“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积极稳妥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大力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进一步推动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私营企业准入便利化,激发民间创业活力;加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指导工作。积极探索研究个人网店工商登记注册相关问题,研究制定个人网店登记管理指导意见。抓紧完善个体工商户注销制度,试行简易注销程序,构建便捷有效的个体工商户退出机制。

  大力促进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发展。一是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允”的准入理念,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个体私营经济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个体私营经济。二是优化服务环境。继续推行注册登记“六化”建设,即“三通”服务制度化、登记事项标准化、窗口服务规范化、管理环节程序化、管辖权限划分合理化。三是做好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公示、抽查和异常状态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一是继续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从名称沿用、经营范围、场所证明等方面积极为市场主体服务。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对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的研究。三是完善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不断优化扶持创业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融资环境,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带动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每15个贵阳人就有1个是“老板”

  本报讯(卜 锐)2014年3月1日,贵州与全国同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理论上只用一元钱即可开办公司。一年来,全省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新增市场主体343560户。其中,贵阳市每15个人中,就有1人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1户市场主体。

  商事制度改革,创业门槛的降低,尤其激发了民间投资热情,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来自贵州省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为1651462户,注册资本总量为1737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89%、46.15%;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43560户,注册资本484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88%、116.65%。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多数,达到96.73%,且增长最明显。2014年3月至今年2月,贵州省私营企业新设立总数达76082户,注册资本达330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72%、129.88%;市场主体总量连续增长保持在20%左右,注册资本总量连续增长保持在30%以上,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00多户。

  从贵州省各市州企业和个体商户发展情况看,贵阳市共有市场主体321497户,位列全省之首。按照该市452.19万人计算,平均每15个人里就有1人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1户市场主体。

  贵州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激发了人们投资创业的活力;推动政府部门监管理念和方式转变,促进政府部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