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21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2-12

那年支教在深山

□张金凤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最难忘的是支教在大山里的岁月。

  在别人看来,我的支教是冲动的,不为名利,不为镀金的光环,只因朋友说,现在的乡村学校,仍有校园没有歌声,我就成了艾山脚下的一名支教老师。

  学校在大山深处,孩子们都住校,开学那天,校园摆满了豆粕、化肥袋子的行李包。校长说,学校师资匮乏,一直没开音乐课,孩子们午休时间从校园广播上听听歌曲,是他们唯一接触音乐的机会。他问我打算开哪个级部的课,我脱口而出:“三个级部都开!”校长还是理智地折中了一下,将初一初二两个级部十四个班交给了我。音乐课其实是重体力课,课上要唱歌,要弹琴,要打节奏,要指挥,还要做各种律动。音乐又是新教材,工作强度是前所未有的。于是,我像一只陀螺,上班就赶紧趴电脑前地备课,校园八节课制,我有半天时间在课堂上。

  那段时间,我需要早起一个多小时去赶车,回家天就黑了,两头不见太阳。回家后,我累得倒在沙发上饭都不想吃。以前晚饭后常到小区广场上去跳健身舞,支教之后,小区里见不到我的影子,一个舞友电话问我说:“你到农村去,那些孩子你怎么教不行,何必那么认真呢?”我说:“我很认真,我在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堂课都精雕细琢,都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音乐提升,释放出应有的活力,”她说:“何必那么投入。”我说“不那么做我对不起那些孩子,对不起支教这一神圣的责任,对不起我面前的大青山。”

  每天清晨我赶往学校的时候,最先看见的是教学楼顶那排鲜艳的字:“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塑造心灵”。来到大山深处,我被感动了,这一群大山脚下的孩子,质朴可爱,远远看见老师都争先恐后地给老师问候,礼让老师先行。上课的时候,她们那么安静,那么期待,那么想从城里来的音乐老师那里探索到神奇而浩瀚的音乐殿堂的信息。一说到音乐常识,她们会迅速拿出笔来记录;投影一打出知识点她们就立即朗读背诵;在做律动的时候,她们虽然害羞、扭捏,但仍然跟着打节拍并模仿肢体语言。我们之间的默契是多少年来我一直期待的那种。我把音乐课堂终于变成了们理想中的音乐课堂。城里的学生获得音乐的途径太多了,而对于这些孩子,我几乎就是她们的全部,在最需要你的地方,才是你价值最大化的地方。我想我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价值最大化,我播撒多少汗水都值得。我用汗水和真诚感动着学生,也被学生的成长包围着幸福着,当在课堂上跟学生共同被音乐感动和升华的时候,教室里静悄悄,只有音乐的纯净如春风吹拂鲜嫩的幼苗,几乎能听见心灵成长的声音,那幸福叫人眼眶湿润;当一节课从普通学唱到音乐律动,再到英文学唱,我带领学生每一步都学得迅速而扎实,学生正惊讶地想,原来我可以做到这样棒的成功时,那幸福无法言表;当下课铃声即将拉响,我也做完了课堂总结,学生那种不舍,甚至要迅速关掉教室的喇叭,以阻止铃声的方式想要阻止下课,阻止结束这堂课的时候,那幸福到达极致。

  当我在课堂带领大家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的时候,当我用纯净的音乐升华着孩子们的心灵的时候,当我将世界顶尖的指挥家、歌唱家、音乐家的经典视频给学生展示,使他们足不出户就领略世界风骚的时候,偶一放眼,窗外,阳关灿烂,普照田野,艾山巍然而立,一种崇高感油然而生。也许我的努力和微薄的收获在大山的眼里很渺小,在浩浩荡荡的生活洪流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跟我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我就是他们的欢乐,就是他们的天堂。由此那份神圣的责任感使我再一次望向大青山,我感觉,大山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