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门药业是我省鲜明提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制药企业之一。从1996年12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成长为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贵州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做强苗药,做大中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下,公司明确了“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战略愿景。为了让公司的战略意图早日实现,于2006年4月成立的贵州威门药业全资子公司——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以整合贵州道地药材资源为手段,借助贵州中药材资源优势及政策的支持,致力于打造集全国一流的“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的现代生态园区,在持续向新的产业领域探索并寻求突破的过程中,整体形成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规模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格局,最终绘就威门药业“扬国药之威,铸健康之门”的宏图。
为贵州威门药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访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怡
□本报记者 王卫华
助力“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战略愿景
近年来,“依托贵州优势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一直是我省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贵州威门药业就是我省鲜明提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制药企业之一。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作为贵州威门药业全资子公司的负责人,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怡对公司董事长梁斌的创业初衷有着深刻的理解:“扬国药之威,就是倾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让中国的医药事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铸健康之门,就是将更多的健康奉献给人类,把更加真诚而广博的爱洒向人间。”
“从1996年12月成立至今的威门药业,已成长为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贵州重点龙头企业。” 张怡告诉记者,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外面参加各类会议,还是在公司内部,公司董事长梁斌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展大健康产业,如何推动大健康产业,并最终为贵州威门药业的发展确定了“做强苗药,做大中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主基调,并规划了“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战略愿景。
为了给威门药业的大健康产业浇铸坚实的基座,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打造集全国一流的“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的现代生态园区;持续向新的产业领域探索并寻求突破,整体形成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规模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格局。
“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张怡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坐落于“西南药城”重镇的贵州省施秉县,于2013年乔迁至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
“公司目前在黔东南州施秉县、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及新场乡、毕节市织金县、安顺市紫云县、兴义市安龙县、铜仁玉屏等建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张怡介绍说,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产业发展以苗药头花蓼及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主,规划建成头花蓼GAP规范种植基地30000亩,努力将贵州特色苗药头花蓼打造成类似云南三七的知名药材,逐步形成道地药材的品牌效应;规划建成铁皮石斛GAP规范种植基地5000亩,并建成健全的质量检测及规范化种植与技术保障设施,致力于将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资源圃。
打造中国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资源圃
“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苗药头花蓼规范化种植、铁皮石斛规模化培育等进行发展,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致力于将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力争做到全省最大,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铁皮石斛种植和深加工的企业。”张怡告诉记者,公司铁皮石斛项目于2011年启动建设,已在乌当区新堡乡建成铁皮石斛核心种繁基地,选址地新堡乡是一个以布依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这里民风淳朴,依山伴水,群山环抱,是适宜铁皮石斛等多种中药材生长的宝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建成铁皮石斛核心种繁基地300亩,并配套建成铁皮石斛种苗组培大楼、炼苗大棚、阳光大棚以及自动喷灌系统、自动空气循环系统、自动遮阳网系统和异动苗床等附属设施。
“铁皮石斛是当今中药行业最具特色与发展潜力的‘大中药’产业之一。”张怡介绍说,铁皮石斛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保健药材,发展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产业,除了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外,其扶贫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随着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项目的发展,可带动农村贫困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脱贫致富。随着项目实施发展,将建立良就好的农户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并接纳农村劳动力,对农民进行免费的农业技术培训,积极帮助农户找路子、出点子、谋发展,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效益方面,利用喀斯特自然生态条件或沟谷非耕地等条件,以大棚工厂化生产方式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铁皮石斛,可以完全避免长期存在的人和耕地之间高度紧张的矛盾,从而有可能开辟出一条通过逐步缓和人和耕地之间的矛盾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模式。铁皮石斛尚可直接种植在适宜环境的岩石上,不占用任何农田耕地,可以较好地解决生态综合治理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问题。通过上述铁皮石斛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扶贫效益与社会效益,农民就更会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保护生态,利用生态,和谐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决心以现代化企业理念,严格遵照GAP、GMP、GSP、GLP联动实施与资本运作,产供销、产学研一体化地推进铁皮石斛种植规范化与产业化发展,持续向新的产业领域探索并寻求突破,将铁皮石斛产业做大做强,力求整体形成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规模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格局。以期切实提高贵州“黔药”科技含量,提高“黔药”品牌力度,切实增强竞争能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推进贵州中药产业化发展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进入国际医药市场,为促进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促进贵州中药产业与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目前,公司规划建设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组培大楼已投入使用,楼内设施先进完善,在国内同类组培楼中可达到领先水平。“在未来3年的时间内,铁皮石斛组培苗年产量将不低于300万瓶,约合6000万株铁皮石斛组培苗,另外,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与贵阳药用植物园合作开展‘铁皮石斛种苗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研究,主要进行铁皮石斛种苗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制定适于贵州本土的铁皮石斛优质组培苗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同时将收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20份以上,建立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繁育体系。”张怡介绍说,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在乌当区下坝乡规划建成“1000亩铁皮石斛规范种植基地”,并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基地建设将规划建成健全的质量检测及规范化种植与技术保障设施,致力于将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资源圃,并打造集全国一流的“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现代生态园区。并可建立良好的农户联结机制,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并接纳农村劳动力,对农民进行免费的农业技术培训,积极帮助农户找路子、出点子、谋发展,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皮石斛项目组技术人员、技术专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改革,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在我公司基地内的立体栽培。该项栽培技术包含了数十项农业的、工业的技术革新,节约了包括土地、大棚设施、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据计算,铁皮石斛立体栽培经济效益将是普通栽培方法的3.75倍,实现铁皮石斛栽培方法的多元化。
建设特色产业园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2013年9月,威门药业万亩头花蓼套种试点项目在乌当区樱桃产业示范园区开工建设,项目拟建成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40亩,头花蓼种植基地10260亩。其中,头花蓼种繁基地260亩,樱桃树套种产业园区建设10000亩,建成后将有效推进铁皮石斛、头花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悉,该项目建于乌当区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立足于乌当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现状,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广域市场为向导,以主导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途径,以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集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经营优势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下坝特色优势产业樱桃为主导,综合配套畜(禽)生态养殖、特色蔬菜种植、休闲体验、观光等产业。园区内樱桃成熟期为4月底至5月初。而我公司头花蓼5月播种,8月收获,时间上刚好可利用樱桃成熟后的空余土地,既不妨碍樱桃的生长与收获,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化。
“万亩头花蓼套种试点项目由乌当区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依托区位优势,种植道地药材,联动合作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怡介绍说,基地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距离乌当区政府约22公里,北靠营盘山,南临南明河,东接普渡河,交通便捷,依山伴水,群山环抱,景色优美,是度假避暑胜地,是当地有名的“美丽乡村”境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威门药业作为头花蓼供应量最大的制药企业,在对头花蓼药材安全、有效、可控的研究成果和热淋清颗粒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利用头花蓼优良的抗菌抗炎活性特点,研究开发了具有显著苗药特色与优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并能进入国际市场的系列产品。现己开发研究出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热淋清颗粒”,治疗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新药“花川保列颗粒”,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新药“花菊盆炎颗粒”等头花蓼产品系列,扩大了头花蓼应用领域的同时,加强头花蓼的综合利用研究,以提高其附加值。威门药业头花蓼套种基地的建设,能够对贵州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形成,有利于开拓市场,不断增强贵州省农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的竞争力,对我国西部其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示范效果,对提高头花蓼种植推广及农户的收入有显著的效益。
“特色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由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张怡告诉记者,园区规划建成农家体验区、田园观光区、科普生产区、运动休闲区、养生娱乐区等区域。其中,农家体验区项目构成以樱桃园为主体,配置四季水果及鲜果制作工坊;田园观光区以中药材头花蓼种植为主,配置不同种类的花卉种植,沿河地段设置亲水台、观景亭、休闲座椅等,打造别具一格的大地景观,让游客在花海中品味大自然的芬芳;科普生产区以中药材大棚种植为主,配置中药材交易展示中心和科研中心,作为公司技术发展及科普知识教育基地;运动休闲区结合基地优势资源配套建成泛舟、垂钓、烧烤点和露营点等;养生娱乐区设置以养生为主题的温泉酒店,提供住宿、特色药膳餐饮、中医推拿、药酒、药浴等服务,同时设置养生会所、提供商务谈判、棋牌娱乐、品茗谈天等场所。
“这是威门药业参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生动实践。”张怡说,这不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更达到了“贵州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要求,未来将成为乌当区乃至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建成后,头花蓼正常达产后可实现营业额、利润总额规模增长,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项目发展中,企业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及市场优势,指导农户种植符合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要的农副产品,加快推动乌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乌当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头花蓼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合,形成以绿色中药材为主导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连农户的经济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以前分散经营的农户聚集在一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经济结构完全市场化的种种困难。项目建设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了稳定的原材料资源,另一方面也让当地农户种植利益得到了保证。
延伸阅读
铁皮石斛药用价值
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在历史上早已有记载,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斛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碱、石斛多糖、氨基酸等,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抗疲劳、抗肿瘤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石斛还具有抗衰老、扩张血管作用。经药理实验证明,铁皮石斛的药用成分能够扩涨血管降血压降血糖抑制脂质过氧化,对心血管系统有积极作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促进胃液分泌而助消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也在50%~70%左右。当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成份,干品中含量占五分之一,这种多糖具有增长几大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明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防御外界病源因子的侵袭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伤、突变细胞,借以维持机体的生理稳定状态。另外,游离的氨基酸也是铁皮石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有研究表明,铁皮石斛的氨基酸组分除色氨酸以外涵盖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主要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这5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3%,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占总含量的35.81%。除此之外,铁皮石斛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铜、镁、钾、钙、铁、锰含量极为丰富,高于其他中草药,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怡
威门药业全资子公司“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组培大楼
贵州威门药业“1000亩铁皮石斛农业园区”整体效果图
园区接待中心效果图
园区内的特色建筑
园区内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