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领头雁作用
——观山湖区党建引领“火车北站功能区”项目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 刘启靖
在贵阳火车北站功能区项目建设中,观山湖区抢抓机遇,按照“统起来、干起来、动起来、严起来”的要求,举全区之力,精心组织,强化责任,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相关部门和辖区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充分彰显了领头雁作用。
在项目建设中凸显堡垒作用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入运营,观山湖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谋划、组织协调作用。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一方面,区委相应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攻坚指挥部,下设征地拆迁、资金保障、维稳保障、后勤保障、跟踪督查等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另一方面,所在社区党委和区直部门党组织积极联动,构建多部门“一体化”的拆迁组织体系。同时,充分调动村支两委积极性,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注重督查考核。将该项目建设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党委的“一把手”工程,并加大对年终考核的权重比。区委分别与相关部门党组、金岭社区党委签订了火车北站功能区项目建设“军令状”,项目督查组根据各阶段建设任务深入开展跟踪督查,采取平时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就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延误工期的单位和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三是突出示范推动。建立了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调研制度,定期不定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针对存在的问题,指挥部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在项目建设中培养考察干部
为了提高党员干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观山湖区以该项目建设作为培养党员、锻炼干部特殊考场。一是搭建平台激励干部。积极围绕项目建设开展党组织活动,按照“项目为先、项目为要、项目为大”的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项目一线争当先锋表率。如金岭社区党委在项目建设中涉及项目征地拆迁、用工培训、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专项公开承诺”、“设岗定责”、“评项目建设党员之星”等系列活动。
二是下派方式培养干部。为了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同时,从区直部门选派部分高学历、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党员干部到建设企业挂职锻炼,在指导或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帮助企业解决征地拆迁、解决矛盾纠纷和项目落地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下派干部的知识领域,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干部工作实践能力。
三是项目建设考核干部。充分发挥区委组织部“干部考核评价系统”平台的作用,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关键时刻和危急时刻考察干部、识别干部。根据参与项目建设的干部每天填报的任务完成情况,深入了解干部工作动态,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实绩。
在项目建设中密切联系群众
在项目建设中,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四风”整治,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拓宽民意渠道。充分利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大走访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征拆政策的同时,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向涉及拆迁农户做思想动员工作。比如,在金岭社区党委书记王玉碧和社区党委委员姜益祥的带领下,辖区土地征收、储备、城管党员干部起早贪黑,深入农户家中,一次不行,两次,白天不行,晚上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征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房屋征拆5000多户,征收土地6000多亩,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零冲突。
二是严格依法办事。参与项目建设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遵规守纪,从严要求,以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依法开展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一律实行阳光操作,在征地过程中,实打实入户登记,公开补偿标准,在具体实施补偿过程中,对每个批次、每个项目的征地补偿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均进行公告,并张贴、发放到社区、村、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程序,依法据实足额落实土地补偿费、人员安置补助费和青苗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费,杜绝和防止补偿费用被挪用、截留,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利益。截至目前,在该项目征拆中未发生补偿落实不到位、补偿费用被挪用、截留的情况。
三是切实关注民生。始终把服务民生作为“指挥棒”,结合“十有民生”工程,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进民生改善。一方面,合理安置被拆迁农民,把火车北站功能区的黄金地段用来建设安置小区,规划建设标准高、档次高。目前已完成征地7000余亩,拆除农房68万平方米,建成阳关、大关和龙泉三个安置房108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5800余户。另一方面,全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按照“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的理念,为失地农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大中型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创业;利用城市建设契机,发展家庭服务业、文化娱乐服务业和社会物流服务业,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便民服务岗位,目前累计吸纳就业超过万余人,还培养出一批创业明星。如龙泉村村支两委在社区党委引导下,利用闲置土地投资、入股合作模式发展实体经济,盘活农民征地款建成一个投资260万元的汽车美容洗车厂,平均每天业务量能达到100单左右。又如通过就业引导,被征地农民穆萍不仅承包了金麦花园农贸市场,还创办了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带动100多名同村村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