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23期 本期166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1-12

  近年来,贵阳市不少中小学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工程活动中,组建了自己的校园乐团,以此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文艺兴趣,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进而极大地推动了贵阳市文化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校园乐团: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的沃土

□本报记者 曾 丹

  一场高雅的音乐展演

  10月30日,2014年贵阳市中小学乐团展演暨贵阳市第二届高中乐团大赛在贵阳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比赛中,来自贵阳市14所中学的乐团进行了民乐和交响乐的演奏比赛。在当天的比赛现场,来自云岩区第一小学和贵阳市达德小学的乐团以展演队伍的身份亮相,与“身经百战”的中学生乐团同台竞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大赛不同于以往,除了交响乐曲外,还添加了《好汉歌》、《茉莉花》等民乐。参赛曲目风格迥异,或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亦或是难度颇高的世界名曲,汇集了二胡、古筝、琵琶、小提琴、钢琴等十余种乐器,可谓异彩纷呈。参赛的同学们则身着民族服饰,将中华器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自贵阳市21所学校的900余名学生聆听了当天的演奏。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贵阳民族中学、贵阳实验三中、贵阳一中获得一等奖。

  据介绍,本次大赛为贵阳市正在开展的“校校活力·人人阳光”素质教育工程的活动之一,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推动贵阳市艺术教育不断发展。

  据了解, 从去年开始,贵阳市就筹划每年都将举行中学生乐团大赛,以促进各中学校对乐团组建和训练的重视,进而推动各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的重视。2013年11月21日,贵阳市举办了首届示范性高中乐团大赛。此次乐团大赛,旨在以艺术为突破口,扎实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努力促进示范性高中交响乐(器乐)团建设为目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2013年12月20日,贵阳市还举办了首届管中学生乐团展演。本次展演由贵阳青年交响管乐团、贵阳少年交响管乐团、观山湖一小管乐团、贵阳市民族中学管乐团、花溪二小管乐团联袂出演,是贵阳当地管乐专业团体携手中小学校管乐团面向社会的一次成果汇报演出,展示出了贵阳青少年一代管乐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014年9月底,教育厅选派高等学校、专业艺术团体、教育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11个检查小组,对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30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交响乐(器乐)团建设进行评估。

  检查结果显示,各校按照贵州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音乐鉴赏及其余模块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大部分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校长负责的乐团管理机构,制定有艺术工作年度计划,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乐团管理及考勤制度健全,乐团训练及演出有经费支持,教师在课余时间带团排练计入工作量,多数学校重视培养本校师资力量并外聘专业教师。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探索扩大活交响乐(器乐)团动范围,将学生乐团建设引向深入。各地要逐步扩大组建学生乐团学校范围,探索在小学和初中学校组建学生乐团,逐步构建起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组建学生乐团的常态化机制,努力实现“校校建乐团,人人能参与”的目标。

  “在省教育厅的大力倡导下,乐团走进校园,丰富了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近年来,贵阳市中小学的乐团(乐队)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乐团的成立和训练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也陶冶了同学们的思想情操,还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2011年,贵阳市首支中学生交响乐团成立。”记者从贵阳市教育局了解到,贵阳市中学生交响乐团是我省唯一的中学生交响乐团,经贵阳市政府批准,由贵阳市教育局主管,贵阳六中和贵阳交响乐团共同主办。相关部门每年投入80万元的专项经费,为乐团积极提供政策支持;贵阳六中依托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艺术教育专长,面向全省招收乐团学员并进行管理和培养;贵阳交响乐团则作为社会资源,从专业培养上给学生乐手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并形成资源共享。

  “组建全市中学生乐团,主要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器乐艺术人才,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具有器乐艺术特长的优秀生源,打造贵阳市中学生艺术团队品牌。” 记者从贵阳市教育局了解到,2012年7月,贵阳市成立了全市唯一的学生民族乐团,共有40多人。乐团聘请我省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专业文艺团体老师指导。两年多来,乐团排练了大量的民族音乐经典曲目,去年5月举行了首场汇报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乐团以“青春洋溢,传承民乐”为宗旨,力争为学习民乐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平台。

  2013年,由星力集团与贵阳交响乐团共同打造的交响乐团音乐学校成立,为广大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的一个专业、全面和独具特色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据了解,音乐学校的创办,充分依托了贵阳交响乐团的资源优势,拥有专业音乐家作为师资力量,和国内外音乐家定期的大师课程。“音乐教育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文素养从根基抓起,从孩子们培养起”该校校长杨阳介绍说,在音乐学校里,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习专业技能,学校还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的辅助课程,其中包括音乐理论修养、乐队合奏、舞台表演、视唱练耳等,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立体化的音乐体验,对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及综合素质大有助益。此外,音乐学校还安排了音乐会观摩、实践演出等,以综合性、全方位、厚基础、重实践的音乐教育模式促使学生不仅能独立演奏,更能提升自信,学会融入团队合作中,在提高自身演奏水平的同时,也增加舞台经验及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所带来的那种动人心魄的感受。

  陶冶青少年文明情操

  从2013年8月起,贵阳交响乐团音乐学校开始给此前通过电话及现场报名的小小音乐爱好者正式报名,通过学校专业音乐基础素质测评,学生们在测评过程中可展现自身音乐天赋以及现有的学习成果,老师将进行点评。据了解,学校对每一位报名学员进行音乐基础素质测评,报名之前有过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可在测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学习成果,教研组成员会根据各自专业进行逐步筛选评估。零基础学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模唱、听音以及简单的才艺展示,通过教研组成员的评估后,最终每位报名学员得到老师的点评及建议。

  “之前有过学习乐器的基础,现在来音乐学校是看中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以及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还能开设理论基础和视唱练耳方面的训练。”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对音乐有兴趣,想通过该校老师一对一的专业课及共同课,提高女儿的音乐素养。

  “多种辅助课程及合奏科目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全面的掌握音乐表演中的演奏技巧,从而达到驾驭音乐的能力,充分享受到音乐所带给人们的乐趣和成就感。更能够让孩子提升自信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仅能作用于孩子们的音乐演奏,还能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学校校长杨阳表示,这才是学校想通过音乐学习给到孩子们最重要的东西。

  前不久,贵阳市中学生交响乐团举行了一场汇报演出。在香港著名指挥家简柏坚的引导下,乐团成员们将《希巴女皇的进场》、《爱的致意》、《康康舞》、《g小调前奏曲》、《阿莱城姑娘》组曲选段、圣诞歌曲集等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呈现给了现场的来宾。

  “我很喜欢和这些小孩同台演出,他们很棒的!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希望!”乐团负责人之一、贵阳六中教师徐嘉在演出结束后告诉记者,国内交响乐专业人士认为,贵阳市中学生交响乐团的演出,其让很多业内人士颇感惊讶: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也有颇具水准的学生交响乐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阳市中学生交响乐团从全省近两百位报名者中遴选出的近80位中学生乐手组建。从加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即踏上了“自我改变”之旅。贵阳六中高三学生米杨是乐团的双簧管乐手,这位阳光男孩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收获很多。“我们的指导老师很多是‘90后’,我们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老师还经常告诉我们国内外交响乐的前沿信息。”米杨现在了解到,团队合作是交响乐团的灵魂,每一位成员必须与他人配合,将自己的乐音溶于整体的音乐中,才能最终给观众呈现精彩演出。同时,身为乐手,一定要多了解每首乐曲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米杨开始对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浓厚兴趣。

  米杨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在改变更多的人。贵阳某企业职员方先生带孩子来听中学生交响乐团演出,第一次,上初一的孩子在音乐厅居然睡着了。方先生没有放弃,坚持带孩子每周观看交响乐表演。2012年元旦前的一周,方先生没带孩子去大剧院,孩子主动问他:周末不去听交响乐吗?观看交响乐演出,正成为方先生一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特别希望,中学生交响乐团能以学生为情感纽带,从家庭延伸至社会,让更多市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大家一起为提升省城贵阳的城市文明,为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贵阳市教育局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