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艺术与体育辉映的南欧明珠
□姜刚杰
(一)
阿联酋航空公司旗下的空中客车A380,满载500多人,在夜色中从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起飞。我们的目的地是西班牙东北部的巴塞罗那。为了节省费用,我们没有选择直航,而是到阿联酋最大的城市迪拜转机,因为那里是欧亚两洲之间航路的枢纽,这样我们40人的团队就可省下一大笔费用,虽然人要多受一点折腾。
对于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早已耳熟能详,但在贵州还没有机会乘坐,因为它对机场的等级要求高。这种欧洲空客公司研制生产的有四台发动机、550座级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号称空中巨无霸,上下两层客舱的总面积达550平方米,相当于3个网球场的大小,每排座位有7个(3+4+3),有两行走道,在下层主客舱与上层客舱间有超宽的楼梯(52英寸),是一般机型的两倍。
飞机夜航于茫茫大海上,其间服务小姐不停地送上吃喝的东西,很是殷勤,虽然语言不通,但不至于影响交流,无聊时就看面前的小小视频。航班在曼谷经停了一下,在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打开舱门上下贷物时外面正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也算是呼吸了一口泰国的空气。待新的乘客上来后,飞机又在风雨中摇摇摆摆起飞了,部分按着马航MH370的航线朝着安达曼海方向飞去。这样的夜晚和情景,让人不产生联想都难。飞行加上时差的关系(迪拜晚北京4小时),实际经历了7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迪拜国际机场。
迪拜,英语直译应为杜拜(Dubai),香港就是这样称呼的。虽然这里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是连接欧亚两州的空中枢纽,但是整座机场没有一处标注有中文,飞机航班上没有汉语广播,机场大厅内也无免费的WiFi。想不到汉语作为世界使用人数为第一的语言居然是这种境遇!所以,我们在迪拜这个现代化国际机场只能靠着古老的手势和屏幕上的阿拉伯数字完成了转机。尽管其间我们有相当充足的时间,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和世上唯一七星级的帆船酒店近在咫尺,但我们未敢越出雷池一步,只好在机场内林立的专柜间一遍遍地闲逛,直到换了飞机再飞巴塞罗那。
(二)
巴塞罗那位于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之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我们即将参加的第13届亚洲艺术节就在这里举办。
巴塞罗那也是西班牙王国17个自治区中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隶属于自治区)的省会。在我们到达之前5天的9月11号,受苏格兰独立公投影响,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情绪高涨,那天正好是巴塞罗那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沦陷,被并入西班牙版图的日子,距今年正好300年。当天180万人在该市举行集会,庆祝加泰罗尼亚民族日,并要求独立。据说,游行活动还比较理性,所以未影响我们的行程。我们到时,还可看见四处悬挂着的主要为红黄色线条相间里面有一个蓝色三角的加泰罗尼亚区旗。
巴塞罗那全市面积9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60万,加上外围地区为4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但是,我们无论在市内,还是在海边、在商场,似未看到人口稠密的景象,反到是感到这里的人们很悠闲,节奏舒缓,看不到来去匆匆的人群。这里濒临地中海的海岸线总长4.5公里,有7块海滩,人们惬意地在沙滩上晒太阳,进行日光浴,甚至于脱得光光的躺在沙滩上,或是游艇上,在现场小提琴的演奏中尽情领略阳光的照耀。这里的人们从不会去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她们认为阳光是大自然赏赐的礼物,并且古铜色的皮肤才是健康的。这个或许是北欧那边天阴少阳,难得见到太阳,巴塞罗那这里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全年温和宜人,紫外线不高,杀伤力不强,再加上白种人是晒不黑的,所以世界各地的人争相来这里度假,来晒太阳,甚至还要涂上助晒霜!传说中的巴塞罗那地中海裸体浴场海滩也在这,但我们从小受到东方传统约束,反倒不敢路过,赶快闪人了。
说到西班牙的悠闲,除了白天懒懒的晒太阳外,到夜幕降临,又是他们潇洒的时间了,大家不在馆子里面坐,而是在步行街中间,或是人行道边上,在随意摆放的桌椅边,三五成群或头十人围坐在一起,喝着咖啡啤酒等饮料,吃着面包薯条火腿片等食物,一聊就是一晚上!有的甚至聊到凌晨!不知他们为什么每天有那么多话?我还看见一个舞厅深夜12点钟中场时,大都是六七十岁的大伯大妈在那,抽烟休息来着。给我们做接待和翻译的一位从广东到西班牙读博士的小女生说,她经常深夜从打工单位回住处,满街都是这些喝酒聊天跳舞的老外,从来没有感到害怕过,也没听说有什么坏事发生……。但是,到第二天就麻烦了,人们聊了一宿后,当然起不来了,据说他们上午十点来钟才上班,下午两点左右吃中餐,晚上七八点钟又去街边喝酒聊天了。所以,上午半天,和香港一样,这里的生意静悄悄,别指望逛什么早市了。据说,西班牙人的时间观念很差,说是晚上八点钟演出,实际要拖到八点半,就象我们这边的婚宴,是要有一个提前量的。那天,我们在巴塞罗那市政厅的演出就是这样的。
但是他们是崇尚节俭的,比如我们入住的一家有名的连锁酒店,简直节俭到我在中国包括乡村旅店从没有见过,房间里真的就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两块木板呈直角拼成的桌子、一个老电视机,卫生间里除了水龙头和沐浴喷头以及马桶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了,甚至没有拖鞋、没有牙具、没有饮用水、更没有开水、没有电水壶、没有电吹风、没有衣柜,连衣架都是固定的,不能取下来的。另一方面,卫生状况却是整洁的。吃的则是生菜沙拉和冷餐……。
巴塞罗那因其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成为各国旅游者的目的地,成为一座世界性的城市,有“欧洲之花”之称。但这里最先给我留下印象的是体育!特别是1992年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成功举行,使其名扬四海。那天,我们借道考察演出剧场,来到当年举行开闭幕式的奥运主场馆——蒙锥克体育场,尽管没有我们的鸟巢豪华和雄伟,但还是风光依旧在。它位于城南可以鸟瞰地中海的海拔200多米高的蒙特胡依克山坡上,有着古朴典雅的外貌,内部设施在当时也是一流的,主席台顶是一个40米宽、130米长的大穹顶。主席台后面围墙外的开阔地上,是奥林匹克电视塔,高136米,成为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远远看上去象一个白色的避雷针,充满着雕塑性的动感。再往北的一组建筑群现在是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其正门的下山阶梯下面是西班牙广场,中间有一漂亮的喷泉,不少游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其实,巴塞罗那给人印象更深的是足球,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之一(当然还有C罗的皇马),中文简称为巴萨,队里群星辈出,星光闪耀,曾经有过克鲁伊夫、马拉多纳、罗马里奥等巨星,现在则是以梅西为代表的一线阵容。只可惜我们在彼时没有遇见比赛,未能到西甲球队巴萨的主场诺坎普球场观战,那可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五星级”球场,能容纳观众12万人。那个场面一定很壮观。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整个城市依山傍海,市区内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和现代化楼群相互辉映,古典与现代、文化与自然和谐地水乳交融,充满着浪漫气息,这里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得最完美的城市。其中,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年)的建筑作品是最耀眼的明珠。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奎尔公园和圣家堂。
奎尔公园在市区北郊,1900年,奎尔伯爵委托高迪设计一个中产阶级的市郊住宅区,结果这个住宅区计划没有实现,却建成了一个公园。公园中的建筑是高迪创作生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他的美学思想。
圣家堂又叫神圣家族教堂或圣家族大教堂,位于市区中心,它是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共有18座高塔,中央170米高塔代表耶稣基督,其周围环绕4座130米、代表圣经四福音书,这些圆锥形塔高耸入云,美妙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圣家堂不只是为上帝建造的房子,它更是每个来访者都可以读到的一本书,《圣经》中的各个场景在整个建筑中如同图画一样逐幅展现,栩栩如生。圣家堂或许因为太有名,参观的人太多,教堂四周的街上也是人山人海,所以要收费(其他教堂是免费的),每人20多欧元,并且还要预约或从网上订购,因此很多游客因为时间关系都没有机会进去细细品味。
巴塞罗那也是欧洲著名的步行街兰布拉大街(La Rambla),全长1.5公里多,那里绿树成荫,店铺林立,商品满目,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各国游客到此观光购物。
巴塞罗那还有众多博物馆和艺术馆,主要有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现代艺术馆、毕加索美术馆、塔比埃斯基金会美术馆、城市历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埃及博物馆、足球俱乐部博物馆等等。我们不可能都去参观,于是选择了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这里藏有从11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品,包括大批彷罗马艺术作品,还有许多反映宗教的壁画和绘画,令人目不暇接,只能走马观花了。但这里也是要收取门票的,每人20多欧元!
(三)
我们40人的团队来到巴塞罗那参加第13届“亚洲艺术节”的开场演出并进行文化交流,用中国的国粹京剧演出西班牙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本届艺术节由巴塞罗那“亚洲之家”主办,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全力协助,并得到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等机构的支持。这次活动也是“2014西班牙马德里——多彩贵州文化节”部省年度合作项目之一。
在巴塞罗那市政厅剧场举行的第13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上,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屈生武、巴塞罗那省议长埃斯特万、亚洲之家主任莫雷诺和当地政界、文化界嘉宾及各界观众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场演出中,我们贵州京剧院的演员们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告诉西方观众,中西文化是可以巧妙结合的!当晚为观众呈现的京剧《堂吉诃德》,是用东方古国的语言和传统戏曲方式相结合来演绎西方经典故事,传递给西方观众京剧文化视觉、听觉上的美感与艺术享受,让其了解中国的国粹。在演出中,屏幕上还打出了西班牙语和加泰语字幕。但语言并没有成为老外们欣赏这出节目的障碍,当二胡、唢呐以及吉它混奏的《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响起,台下观众已开始响应;当京剧扮相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亮相舞台,观众就沸腾了。从观众反应来看,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既有喝彩叫好的声音,也有掌声雷鸣的场面,甚至还有尖叫声和口哨声,表明大家一起跨越了中西方文化的隔阂。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兴犹未尽,在门厅举行了鸡尾酒会,相互交流切磋。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和外方院长认为演出很成功,希望这些活动让当地人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作为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外,我们这台节目还于次日登上巴塞罗那市西班牙广场附近的Caixa Forum剧院的舞台,通过商演,400名观众购票观看了表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君以及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参赞庄丽肖认为,中西结合演绎世界名著,节目经过不断打磨已趋成熟,可推广到拉美西班牙语系国家巡演,并愿为此努力。
我们期待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不断加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