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58期 本期1659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0-24

降低准入门槛 营造宽松环境

——安龙工商出实招力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纪实

□朱 美 李永和 本报记者 董 瑶

  “之前我们办事,是去找部门办事,现在是他们工商部门直接送服务上门,在政策方面、资金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还在我们和金融部门之间牵线搭桥,我对公司下一步发展更有信心了。”安龙县荷都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谯田微笑着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7号,以下简称《方案》)于2014年3月1日实施以来,安龙县工商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努力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入手,切实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创业者投资热潮,公司类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

  “三通二送” 服务惠民

  贵州福平能源集团珏明煤炭洗选深加工有限公司在申请工商登记时,因不能提供环境评价批文办不了营业执照,这将影响到该公司的厂房等工程建设进度。安龙县工商局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县环保局进行沟通协调,以过后限时补正材料的方式为其办理了营业执照。过后,该公司负责人李振平到安龙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注册窗口补交环评批文时,在县政务中心的意见簿上写了留言:“非常感谢安龙县工商局的大力帮助,为我开设绿灯在两天内办出营业执照,使资金足额到位,厂房的修建进度如期顺利,还有一个月就能投产了,这么快是我想象不到的。”

  如何贯彻国务院《方案》精神,在登记服务工作中多设路标、不设障碍,让创业者方便、快捷地拿到工商营业执照,安龙县工商局最大限度放开市场准入,放宽经营范围,打破经营限制外,积极推行畅通、变通、沟通和送政务下乡、送服务到家的“三通二送”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准入关口前移,提升服务效能。

  “三通”服务即在工商登记工作中申请人提供的企业登记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的,即时“畅通”,从速从快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申请人提供的企业登记材料要件具备、不违反法律法规,但个别附件资料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可以现场补正或限时补齐的,适时“变通”,及时给予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申请对象提供的企业登记材料不具备、不符合法定形式,不能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的,及时“沟通”,工作人员就耐心地向申请人进行解释,给对方提建议、出主意,指导其如何完善相关手续,使申请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营业执照。

  而“二送”便民服务则是开展“送政务下乡、送服务到家”的面对面直接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调查了解创业者所需、所盼,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监管对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通二送”服务开展以来,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创新服务 提升能力

  为保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确、及时、有效进行,安龙县工商局立足职能,建立企业疑难问题登记疏导、重点企业登记引导、网上登记指导、再就业人员登记辅导、外资企业登记先导等“五导”制度,为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群众创业提供集中服务,减少申请人往返窗口次数,提高企业登记效率。

  此外,窗口登记受理推行“五办”服务,即对符合法律、法规的立即办;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请示办;对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不拒办;对特殊情况变通办;对外地来本县投资办企业的全程办,努力做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营造良好的登记环境。自3月1日以来,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5次,走访企业50余家,为企业解决困难30余次。推行“审核同步、权责一致”理念,企业登记实行“一审一核”制,对简单登记事项推行“审核合一”制和“当天办结”制,减少审核环节,缩短办照时间。办理工商登记事项期限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1至5个工作日,提升了办事效率。

  与此同时,该局充分发挥工商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强政策指导服务及数据资源利用,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鼓励全民创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至8月31日止,安龙县工商局累计受理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达380余件,办结率100%,采用变通方式为企业办理注册登记16件,为2户个体工商户和8家微型企业办理转型升级登记手续,充分激发了创业者的投资热情。

  倾情服务 招商引资

  安龙县工商局坚持以发展为重,以服务为先,千方百计为招商引资献策出力,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支持项目建设和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扶持力度,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在窗口树立“人人都做招商人”的理念,多方宣传投资信息,对来办事的创业者大力宣传安龙县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二是“亲商、安商、护商、扶商”意识,积极与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沟通,及时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服务以及受理、审核、发照“一条龙”服务。三是开辟 “绿色通道”,对招商引资项目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招商引资项目及时登记、及时运营。四是努力创造招商引资项目优良的投资环境。积极改变工作作风,主动延伸服务,属于工商部门职责范围的,及时帮助解决。不属于工商部门职责范围的,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告知有关部门给予办理,或安排专人协助办理,促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

  贵州高源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台港澳商人与境内企业共同在安龙投资建设的外资企业。按照外资企业登记权限,该公司从名称预先核准到注册登记都必须到黔西南州工商局注册登记办理。在该公司的设立登记过程中,为减少审批环节,安龙县工商局及时向黔西南州工商局请示沟通,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指导其填写相关表格,当场为该公司办理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由于该公司涉及进出口贸易,在注册登记中要提交商务部门等单位的行政审批文件,安龙县工商局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派专人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先后与黔西南州商业贸易和粮食局、安龙县发改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使该公司顺利获得相关行政审批文件,最后到黔西南州工商局为该公司办理了注册登记。4月23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骆国德拿到营业执照时激动地说:“你们的办事效率高效,降低了外商投资公司的设立成本,优化了外商的投资环境,一直为公司的落户工作开设绿色通道,我非常感谢,下次我要多带几家港商来这里投资办企业。”为表示感谢,该公司专门制作了一面“护企业腾飞,开绿色通道”的锦旗送给安龙县工商局。

  今年以来,安龙县工商局共登记注册47家招商引资企业和1家外资企业入驻安龙,助推了安龙县的市场主体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建设。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为更扎实有效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新热潮,助推市场主体大发展。安龙县工商局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指导服务的同时,制定了《安龙县工商局关于做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改革提供组织领导保障,确保该改的必须改到位,该放的必须放到位。简化登记程序,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在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免收一切费用;把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大幅降低公司注册门槛和创业成本;企业办理名称核准时,只要不重名、不违法、不侵犯在先合法权利,均允许使用,取消企业登记后一年内不得变更名称的限制;取消前置许可项目有效期的标注,减少企业因频繁换证带来的变更登记;改企业年检制度为年报制度,并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节约企业年检时间。建立和完善一次性告知、当场办结、首问责任、过错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提高注册登记效能,使注册登记从受理到审核全程畅通无阻,保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贯彻落实。

  自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安龙县企业登记注册门槛进一步降低、申请材料进一步简便、审核程序进一步简化,申请登记注册企业更加便利,全县新登记公司类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至8月31日止,安龙县新增公司类市场主体107户,新增注册资本79482万元,新增从业人员113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类市场主体登记户数增加69户,增长181.58%;注册资本增加67029.5万元,增长538.28%;从业人员增加710人,增长169.05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成效显著,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