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8期 本期1657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0-22

吸引力 凝聚力 影响力

——民盟遵义市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纪实

□罗 怡 本报记者 王 吟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基层盟组织建设,是民盟中央2014年作出的重要部署。自活动开展以来,民盟遵义市委积极贯彻民盟中央、民盟省委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以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入手,以促进基层组织健康均衡发展为中心,针对基层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示范引领,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高度重视 完善工作制度

  民盟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方案下发后,民盟遵义市委立即召开主委会、市委扩大会讨论制定《民盟遵义市委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民盟遵义市委主委苟大明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针对各基层组织发展水平不一的现状,分别制定基层组织达标标准和先进标准,提出“力争所有支部实现达标,且要有部分支部达到先进标准”的目标,使支部对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了心中有数。同时,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在遵义民盟网站、《遵义盟讯》杂志上开辟活动专栏,结合微信、QQ群对活动开展进行全面系统报道,树典型,创先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加强调研 解决基层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民盟遵义市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组织调研达47次,人均9.4次。在确保数量的同时,将下基层活动与“五学三贡献”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宣讲活动精神,组织理论学习,听取盟员心声,指导支部活动。

  民盟遵义市委采取措施力所能及为支部、盟员排忧解难:对联合支部“和美文化”系列宣传活动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帮助民盟一中高中支部联系接洽社会服务帮扶点;在民盟十一中支部党盟共建帮扶社区活动中,与社区协调沟通,促成社区“青少年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顺利推行;在了解到科技支部盟员长毛兔养殖因修建高速公路受影响后,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帮助争取合理诉求,并耐心疏导其过激行为,促进和谐稳定。

  培养人才 推动队伍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在于支委班子,支委班子建设的关键在于选好支部主委。因此,民盟遵义市委紧紧抓住基层组织换届、届中调整这一契机,在广泛听取、征求盟员和基层组织所在部门中共党委意见后,严格按照程序,把具有政治责任感、年富力强、热心盟务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的盟员骨干充实到基层组织领导岗位,大大增强了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新盟员发展工作上,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积极吸收政治素质强、年纪轻、潜力大的人才入盟,着重发展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士和有影响力的骨干成员。截至目前,发展新盟员30名,平均年龄34.8岁,均为大学以上学历;中级职称以上占83.7%;教育科技主体界别占68%,新盟员中还有省人大代表两名,市政协委员一名。

  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上,民盟遵义市委通过座谈、调研、走访、考察等方式,筛选拟定后备干部名单,形成一支既符合近期发展需要,又适合长远规划的后备干部队伍。一方面把后备干部逐步充实到民盟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去,一方面抓住时机,积极、主动、适时地向相关部门推荐干部,努力做到在适当的时间,推荐合适的人选,使其能“推出去、有所为”。同时,积极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年内共推荐了30名骨干盟员参加了省、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各类民主党派人士培训班学习;民盟遵义市委也先后组织新入盟盟员、新任基层支部负责人等进行了“五学三贡献”及进行盟史盟章的专题培训。除组织学习外,还给后备干部“布置任务”、“压担子”、“搭舞台”,组织他们参加外出参观学习、社会调研及专题研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

  加强联谊 实现党盟共建共赢

  按照“平等互愿、友好合作、资源共享、互相学习、服务大局、共同进步的原则”,民盟遵义市委先后走访、联系了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正安县、绥阳县、遵义县等县(区)政协及中共党委统战部;特教学校、十一中、四中等部分中学党支部;市林业局等部分盟员所在单位中共党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为共同发掘培养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促进基层组织健康成长争取到党政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5月中旬,遵义四中因校址搬迁问题,部分教师和学生有过激诉求,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后,民盟遵义市委班子成员立即深入到现场,配合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对盟员教师进行思想疏导工作,对及时化解事态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随后,按照中共遵义市委安排,民盟遵义市委驻会领导、机关干部分别作为中共遵义市委进驻四中工作组第5小组组长和工作组成员,进驻四中开展调研和协调工作,以四中盟员为切入口,在中共党委政府与学校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为四中事件尽快平息,回归正常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此举也得到了市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总结经验 树立先进典型

  活动开展以来,民盟遵义市委各基层组织都积极响应并涌现出部分成绩较为突出的支部,并形成了基层组织党盟联谊常态化、组织活动痕迹化、政治学习制度化、参政议政多元化、社会服务长期化的民盟遵义基层组织建设规范。

  如:在民盟遵义市委的支持下,联合支部对支部文化进行提炼,创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和美”文化,目前正在出版名为《“和美”印迹》的支部全体盟员创作书籍。这一举措,在遵义各基层支部属首创;民盟十一中支部融洽党盟关系,盟支部开展的活动均邀请校党政领导参加,盟支部负责人也应邀参加行政办公会,实现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市机关支部发挥支部盟员中市直机关和新阶层人士较多的参政议政优势,充分发挥参政党成员的作用,积极参加调研,撰写提案,在每年市“两会”上,支部都有3至5件调研材料上升为民盟遵义市委集体提案;民盟医学院总支利用自身医疗卫生资源长期开展医疗支边帮扶活动,注重帮扶的持续性与实效性,目前已在务川自治县、绥阳县等地形成了较大影响;民盟遵义一中、四中、六中等支部定期到贫困地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受到当地群众欢迎;民盟红花岗区机关支部强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每次支部组织生活都扎实开展盟史、时事、政协统战知识的学习,使盟员政治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各支部组织生活逐步形成特色,并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