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6期 本期1633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9-02

  在风景秀丽的安顺市安湖工业园区内,有一家新兴的科技绿色生化企业——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在董事长兼法人代表陈俊锦的谋略下,广泛收集驻地周边屠宰市场遗留的牲畜骨头,致力于生物科学研究和微生物培育,研究生产出可供生物制品、卫生防疫、食品检测、食品菌生产、药品生产等行业必须的蛋白胨系列产品,使人们曾经谈及色变的细菌,成为了在多个领域能造福人类的有益微生物。

化腐成奇 让细菌造福人类

——访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锦

□陈恒礼 本报记者 王卫华

  慧眼独具 扎根安顺创业

  陈俊锦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幺铺屠宰场不仅被誉为“西南之最”,还得到了农业部的肯定。在确定生产原材料充足无忧后,他又对安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详实地了解。

  “我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但现在已经在安顺安家落户了。”初次见面,一身朴素的陈俊锦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尚不满20岁的他便开始和蛋白胨产品打交道。那时,国内从事蛋白胨产品生产的主要是福建人,为寻找到足够的生产原料和最适宜的生产环境,陈俊锦和一帮福建老乡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后,他将创业的目光投向了贵州的土地。

  “蛋白胨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和微生物蛋白胨三类。”陈俊锦告诉记者,其生产的蛋白胨系列产品,主要利用牲畜的骨头粉屑作生物发酵原料来培育有益微生物,企业想实现规模生产,既需要大量的牲畜骨头,还需要适宜微生物培育的环境和气候。

  由此,安顺市的幺铺镇便成了陈俊锦最为中意的创业基地。

  “幺铺镇的屠宰交易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初逐步形成,90年代中期进入旺盛期,日均屠宰量达到800头左右,年屠宰量在15万头以上。”陈俊锦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幺铺屠宰场不仅被誉为“西南之最”,还得到了农业部的肯定。“那时候,幺铺镇的周边堆积了大量的牛马骨头。”在确定生产原材料充足无忧后,陈俊锦又对安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详实地了解,结果显示:安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境一年有9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日最高气温尚未有35℃以上的记录——而这,正是微生物培育的最佳气候。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1991年,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贵州新华高蛋白饲料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为新加坡外商独资企业,当时注册资金250万元。为迅速投入生产,该公司在建成8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后,招募了60余名员工,还修建了办公大楼、员工宿舍、科研及产品检验大楼、蒸煮车间、酶解车间、干燥车间、产品包装车间、原材料库、成品库等,很快就完备了生产条件。

  “当时,我们就进行了超前的规划。”陈俊锦说,蛋白胨系列产品需要高标准的生产条件,为此其不惜斥资对企业的生产软硬环境进行升级打造,于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6月,该公司新征54亩地用于异地新建产品生产基地,并重新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现在的“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增添了浓缩车间、喷雾车间、检验中心等新的生产要件,使企业主要产品——168型试剂蛋白胨、工业蛋白胨、骨粉和骨油(工业用)饲料添加剂走上了规模化生产之路。

  生态至上 打造绿色企业

  最令陈俊锦自豪的是,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具备每天对100万只小型动物尸体进行无公害处理的能力——是我省唯一具备这一实力的绿色企业。

  在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内,有一处五亩多地的池塘,里面喂养了数百斤鲤鱼和草鱼。令人惊奇的是,池塘里的水竟然来自工厂的排泄水流。

  “我们的生产排泄水流都经过了防污处理,里面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适宜鱼类生长。”面对记者的困惑,陈俊锦说,从成立公司的那天起,他就致力于打造绿色企业,把生态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运用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了集约、高效 无废、无害和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

  “企业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和能耗生产出了更多的绿色产品。”陈俊锦表示,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做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在参观该公司生产车间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厂房上方有一条高耸着的烟囱,里面也不时有烟雾排出。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厂区被四周的小山簇拥着,但山上草木葱郁、绿意盎然,丝毫未受烟雾薰绕。

  “我们坚持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陈俊锦说,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因为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收购当地屠宰市场的新鲜牛骨、马骨、猪骨或废弃的干陈骨,并配以废弃的动物边角皮毛及内脏等进行生产,企业每年要消耗牲畜废骨料3万多吨,有效解决了牲畜废弃骨头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最令其自豪的是,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该公司目前已具备每天对100万只小型动物尸体进行无公害处理的能力——是我省唯一具备这一实力的绿色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锻造成了全国最大的蛋白胨系列产品生产企业。每年,国家有关部门都要对企业进行高额奖励。同样是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该公司已发展成安顺市的规模化企业,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被授予“AAAA质量诚信单位”称号;2013年3月,被评为贵州省第六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生物十大品牌企业。

   化腐成奇 产品造福人类

  “在我们这里,就是要化腐成奇、变废为宝。”陈俊锦告诉记者,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使用的骨料、边角动物皮料及内脏的胰酶,都是各个屠宰场和肉类加工食品行业的废弃物。

  在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库房区,牲畜骨头和动物边角皮毛等如山堆积——要是丢弃在野外,它们将会成为令人作呕的垃圾山。

  “在我们这里,就是要化腐成奇、变废为宝。”陈俊锦告诉记者,公司所使用的骨料、边角动物皮料及内脏的胰酶,都是各个屠宰场和肉类加工食品行业的废弃物。在将这些原材料经过高温碎末处理后,废弃物便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培育出有益细菌——这些微生物为公司的主要产品——168型试剂蛋白胨、工业蛋白胨、骨粉、骨油(工业用)饲料添加剂提供细菌培养的培养基。

  “我们在生产流程中认真履行IQC和QC质控制度,使公司达到AAAA质量诚信企业标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陈俊锦介绍说,2006年5月,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又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复查和换证,并通过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协调批准编制产品的企业标准(试剂蛋白胨Q/XHSO1—2005标准、工业蛋白胨Q/XHSO2—2005标准、骨粉Q/XHSO3—2005标准),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的发展根基。

  “公司的168型有高纯度喷雾型、晶体型试剂级蛋白胨和食品级蛋白胨,可年产400吨,喷雾型工业级蛋白胨生年产6000多吨。”陈俊锦说,喷雾型工业级蛋白胨产品广泛应用于有关生物制品,是医学院校、医院和卫生防疫、食品检测、食品菌豹生产、药品生产、培养无毒害农药,以及生物科学研究用于微生物培养的良好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胨系列产品,具有高科技的科学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最大的蛋白胨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种——

  168型试剂蛋白胨。是从1998年开始研制开发的新型蛋白胨,相当于美国DIFCO细菌胨。产品工艺配方、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要求严格,主要以鲜牛、马、猪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消毒后精制提取半成品,经过生化酶解、发酵,从而产生20多种氨基酸成分,再经过真空低温干燥等工艺而制成。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药、食品、化工、种植、养殖等行业的添加剂和营养培养基。比如,医药行业为了检查自身产品中是否有某种有效菌成分或有害菌成分,就要用试剂胨作菌的培养基;食品工业要用该试剂胨作益菌的生长发酵,使食品产量增加、营养更好。

  工业蛋白胨。是该公司的传统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抗菌类药和药用植物细菌培养基,原料为牛、马、猪等干陈骨,需要高温、高压、消毒处理,经过专门的配方、严格的工艺及生产操作程序。在医药行业,生产青霉素、金链霉素等抗菌素药的细菌培养,就要用到工业蛋白胨作培养基。

  骨粉。由生产试剂蛋白胨和工业蛋白胨剩余的骨渣经过工艺处理后打制而成,主要含有钙、磷等成分,可用作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和有机复合肥料的原料。

  骨油。是在生产蛋白胨系列产品过程中提炼出来的骨油,可用于皂、干油、化工工业产品等方面。

  “目前,我们公司具有试剂胨、工业胨、骨粉三个企业标准,但国内还没有行业标准。”陈俊锦告诉记者,随着全球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的需求日渐增大,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胨已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为此,该公司2006年6月在安顺市安湖工业园区动工新建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已于2013年5月通过验收。

  “我们的产品大都出口国外,包括印度、韩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市场广阔、前景美好。”陈俊锦一脸自信地表示。

   热心公益 彰显社会责任

  陈俊锦一直高度关注当地的社会治安,除了通过政协提案等渠道对地方的社会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外,还时常出资出力协调解决当地的一些社会矛盾,赢得了各界的认可与尊重。

  前往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访时,途经幺铺镇的一条新街,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修建这条新街时,该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陈俊锦个人捐赠了2万元。

  谈及此事,陈俊锦低调回应说:绵薄之力,不足挂齿。

  “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但处事相当低调。”陪同采访的民革安顺市委专职副主委宣文坚介绍说,自2003年加入民革组织以来,陈俊锦一直大力支持民革安顺市委的有关活动,从购买办公用品到开展相关会务,累计捐赠了约10万元的财物。

  “我们在统计民革党员所做的公益事情时,才知道陈俊锦这些年还一直资助贫困学生,但他都没声张。”采访过程中,宣文坚笑着对陈俊锦说:“要把你在捐赠过程中留下来的收据等物证复印下来,交给民革安顺市委存档。”

  “个人得以发展,回报社会是应该的。”据了解,陈俊锦积极参与灾区救助和农村困难学生的扶助,倾力为厂区周边的村寨建校助学,还在当地村民修路、引水、通电等过程中慷慨解囊,累计捐助款项30余项(次)。

  “公司为56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仅下岗职工和再就业人员就有18人,农民工有38人。”陈俊锦告诉记者,他带领企业发展后,由于需要大量收购牲畜骨头,既解决了当地的污染问题,又带动了驻地畜牧业的发展,公司虽然没有直接在农村建立原料基地,但间接地促进了当地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

  “陈总在我们这里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大家都佩服他。”采访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陈俊锦总是积极参与驻地村民的矛盾协调,很多时候都是他出资来化解社会纠纷。

  “无论是小地方、还是大社会,都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才能迎来发展先机。”陈俊锦说,从2006年当选西秀区政协委员、2011年当选安顺市政协委员以来,他一直高度关注当地的社会治安,除了通过政协提案等渠道对地方的社会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外,还时常出资出力协调解决当地的一些社会矛盾,赢得了各界的认可与尊重。

 

陈俊锦(右)介绍公司生产车间情况

 

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胨产品及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