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1期 本期1605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7-15

努力建设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大厦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黔东南分论坛上的致辞

戴秉国

(2014年7月12日)

  各位嘉宾、各位乡亲、各位朋友:

  很高兴来到凯里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黔东南分论坛。我谨对黔东南州举办“千年原生态,绿色黔东南——2014原生态民族文化论坛”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本次分论坛的各位嘉宾、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我特别要向黔东南各民族乡亲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我昨天刚参加了贵阳的主论坛,李源潮副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表示人类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的发展平衡共进,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平衡,坚持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的平衡,坚持明确责任与国际合作的平衡。李副主席的讲话,对我们今天的分论坛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昨天的会议上,外方嘉宾也有不少有见地的发言,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千年原生态,绿色黔东南”,这是美丽黔东南的真实写照,也是黔东南各族人民保护自然、传承生态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这里生态文化独特,人与自然友好共生,青山绿水养眼,传统美食养颜,蓝天净土养身,民族文化养心。这里历史文化厚重,多种文明交融,名胜古迹不可胜数。这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关注和向往。保护地球,珍爱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黔东南尽管只是地球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同样担负着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家园的历史性责任。全球治理的基础是各国政府都要把自己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好,国家治理的基础是这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地方都把自己的事情治理好。今天,你们举办这个论坛,必将调动起自治州463万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大热情和积极性,凝聚起在座国内外友人对黔东南的关注与关怀,进一步促进黔东南与国内各方和国际上的合作,加快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也许这个论坛将开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黔东南现代治理的历史进程,并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作出一份积极贡献!

  黔东南独特的自然生态孕育出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前天晚上我们观看的侗族大歌就令人惊叹!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稀有珍宝,其要义就是一个“和”字,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身临黔东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使我陷入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中:第一,物质贫乏不是现代化,精神贫乏也不是现代化!纷争、冲突与动荡搞不成现代化,牺牲生态、污染环境、损害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是现代化!第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繁荣,丰富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推动自然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颇具特色,是特别珍贵的财富,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珍爱它赖以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大自然、它所处的美妙生态环境。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也等于破坏这里的生态文化。第三,原生态不是不要发展,更不是固步自封和甘于贫穷落后,而是要在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和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包括原生态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更好发展,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与精神大厦不断作出贡献。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黔东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我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间,到过不少国家。比较之下,我们中国的民族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国际社会是充分肯定的。民族团结是个宝!衷心希望黔东南不仅变成一块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的乐土,同时也成为各民族兄弟姐妹更加团结互助、互尊互敬的和谐家园。

  我高兴地看到,黔东南在经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持与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几十年来,我多次到过凯里,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叹。这种变化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中国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自己的路走出来的。如今,黔东南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相信黔东南州一定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路,也一定会用好本次分论坛提供的重要契机,加强与国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相互交流借鉴,乘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股东风,把自身的经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提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以造福463万黔东南各族人民。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并祝各位嘉宾、朋友及黔东南州463万人民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