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58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6-12

努力打造黔东经济社会发展极

——玉屏自治县扎实推进“三化”建设小记

□本报记者 潘 建

  近年来,玉屏自治县围绕打造“中国箫笛名城、新型工业重镇、黔东经济社会发展极”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兴县、开放带动、科教带动”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科学规划定位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

  玉屏自治县一是科学规划定位。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玉屏现有产业基础以及交通、区位、资源优势,立足与大龙经济开发区抱团发展,全力将玉屏承接转移产业示范园建设成特色鲜明、集中度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贵州承接产业转移三大先行区之一,打造成全省百亿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和贵州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园区规划总面积为66平方公里,分为三个集聚区(即舞阳河生态产业集聚区、卓岭产业集聚区、田坪产业集聚区),预计,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

  二是制定县级层面的宏观政策。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赴周边县市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定》及实施细则,涉及目标任务、工业规划、城镇建设、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环境治理、招商引资、组织保障各个方面,促推了全县工业快速发展。

  三是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走经营规模化、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之路,靠骨干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行业整体发展。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技改升级步伐,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项目资金,重点对企业进行技改,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做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四是立足该县比较优势,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新兴主导产业。主要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特色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广东必登高鞋业皮具项目,正在建设双桥必登高创意产业园,初步形成了皮具制造、润滑油加工、头花蓼加工、废旧轮胎利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等项目,初步形成了新技术、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园区发展格局,工业结构取得实质性改善。

  规划引领建设 城镇化快速发展

  在城镇化推进方面,玉屏自治县一是围绕打造“新型工业重镇、中国箫笛名城”的战略定位,扮靓黔东门户,全面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黔东枢纽城市,形成辐射周边的铜仁次中心城市。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宜居标准,实现城镇面貌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初步构建起了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在黔东地区率先跨越的城镇体系。

  二是大力实施城镇项目建设。玉屏自治县于2012年5月份开始启动实施城市建设管理“11766”工程。即一个新区(茅坪新区)、一个园(砚山公园)、七个馆(箫笛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城市规划馆、档案馆、体育馆、殡仪馆)、六个场(市政广场、鼓楼广场、火车站广场、蒋家田农贸市场包含地下停车场、中华路停车场、平江路停车场)、六条路(箫笛大道<含三角道支路>、人民路、中山路、文水路、红花路、平江路),以及城市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程总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长,县四大班子其余成员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工程总指挥部下设12个指挥部,实行一周一调度,调度会上各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汇报推进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确保高效率推进。

  三是多措并举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成立了县远达投资公司,成为推进城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渠道。同时,积极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加快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做活土地置换文章,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缺乏的问题。

  加大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农业现代化推进方面,玉屏自治县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在制订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都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去,逐步组织实施,并成立了县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建立了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做到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各相关涉农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职能抓项目、抓推进,在系统内切实强化上下衔接、布局对接、进度衔接和信息沟通,县国土、水务等部门在土地使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县级财政把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11年的800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1200万元,有效促进了该县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玉屏自治县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按照扶优择强的原则,在争取项目扶持和协调金融信贷支持方面,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类型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其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加强。自2011年以来,玉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政策规定:“从2012年起,凡获得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称号,带动效益明显,正常运行2年以上的,可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1—10万元。其中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一次性补助6万元;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获得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新成立的农民农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0户以上,运行正常,效益明显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

  在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自2012年秋季开始,玉屏自治县紧紧围绕创建亩产值达万元的万元田、万元山和到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的目标,围绕油茶、蔬果、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完成万元田实施面积0.73万亩、万元山1.59万亩。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面,该县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已被列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已全面完成报省市审批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