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585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6-10

贵州定位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新引擎”

现代物流、家庭服务等12个产业领域将受惠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正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努力找准平衡点的贵州,将紧紧围绕省情实际和区位优势,深刻把握和顺应服务业发展内在规律,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发展“新引擎”,为全省后发赶超、全面小康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创造新优势。6月6日召开的贵州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了上述决策部署。

  贵州属资源富集区,但长期“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实际,严重制约了资源转化形成的经济效应,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当务之急。历史数据显示,2006年贵州省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似乎已渐入佳境。但官方认为,当前该省“三二一”产业结构是在工业发展滞后、农业较为薄弱基础上形成的,是较低水平的“三二一”,经济结构最终仍以服务业为主体。近4年来,贵州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快于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全省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40%以上,对就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但是,仍存在着总量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业态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

  基于此,前述大会指出,要在产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思考,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要在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研发设计业、现代商务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上下功夫,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围绕发展文化旅游业、健康养生业、商贸流通业、社区服务业做文章,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按照要求,贵州将以“五个一批”为抓手,扎实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即着力培育一批市场主体。通过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引进省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培育骨干服务业企业、扶持微型服务业企业等措施,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着力打造一批集聚区。认真落实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功能配套、狠抓重点区块,加快形成符合省情实际、具有贵州特色的集聚区发展体系;着力建设一批综合平台。加快物流枢纽平台、信息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对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支撑;着力抓好一批招商项目。不断完善招商项目库、改进招商方式,强化招商项目跟踪落实,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滚动招商机制;着力推进一批改革事项。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记者此间获悉,贵州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数量、税收收入分别达到6300亿元、9800亿元、33万户和1250亿元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3%左右,初步形成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支撑有力、协调配套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据此分析,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板块中,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商务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商贸服务、家庭服务等12个市场前景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产业和领域,将获得提速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