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工商局紫云分局局长唐永春:
长期扎根基层 真情服务群众
我1984年1月参加工作,迎来如歌岁月,送走无悔青春,三十年的时光让我成了工商名副其实“铁打的兵”。我喜欢家乡苍山的伟岸、洱海的胸怀,崇尚“做人做事应清清白白,为政为民需勤勤恳恳”。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所在分局被表彰为云南省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
从事基层工商工作30年来,我始终坚持尽心履职、真心为民,正气守护。
我的尽心,就是尽心“履职”,
在尽职尽责中创造佳绩
只有尽心,才能让工作走在前列。创新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意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信息化建设之初,我在分局率先开展了“一帮一、一带一”的互帮互学活动,使分局干部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人人能办案、个个懂电脑的目标。2006年,分局被大理州工商局列为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以信息化促进了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率先实行了对市场主体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了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巡查制为主要方式,以全员执法为突破口的新型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登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在全州工商系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只有尽心,才能打造一个战斗的集体。2010年我被调到紫云分局任分局长。“独木不成林”。我深入辖区调研,在与干部职工谈心交心的基础上,注重选好巡查组长,配好组员,使之形成搭配合理、性格互补、战斗有力的小分队。通过创新整合,“自律、监督、履职三位一体”、“集体约谈”、“警示与疏导”、“实名制销售”一系列监管措施相继亮相,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近年来分局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
只有尽心,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段琳夫妻俩都是下岗失业人员,2009年初,准备在下关正阳街开一个面包店,但心中有一定的顾虑。我得知情况后,将其列为“贷免扶补”对象,从考察项目、安排创业导师、申请办理证照、办理贷款,并指导其申请注册了“面包派对”等两个商标,进行了“一条龙”的跟踪帮扶服务,使其成功创业走向了规模经营之路,成为大理市小有名气的糕点加工企业。多年来,经过走村串户,牵线搭桥我先后帮助了530余名下岗工人和大学生实现了创业就业。
我的真心,就是真心“为民”,
在优质服务中树立工商社会形象
工商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0年10月22日,辖区内一家具加工厂发生火灾,得知情况后,我及时组织人员到了现场,帮助救火,处理善后。家具厂是否合法经营关系到工商部门是否履职到位,凭借对监管辖区的了解,我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了受灾户王伯聪的情况。并现场组织分局人员捐款1000元,以解王伯聪的燃眉之急,随后又派出专人协助其寻找搬迁场地,使其尽快恢复生产,让王伯聪备受感动,他说:“我到大理投资,火灾无情,你们却温暖了我的心!”
我始终有一种理念:只有主动融入发展、真心服务、推动发展,才能赢得政府的认可、群众的信赖,才能更好地树立工商形象。
2010年9月 14 日上午,焦急万分的市场主办单位负责人找上门称下关北区机电市场将于次日开业,但46户经营户还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我马上组织人员逐一上门收集办照资料,连夜加班打印营业执照,第二天,在鞭炮声中,巡查人员用铁锤铁钉为46户悬挂了营业执照,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贺礼,保证了市场合法开业。得到了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许多经营户情不自禁地说:“办事效率高,想不到;送照上门,还帮忙悬挂更是想不到!”。
“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满意消费,既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工商部门的职责所在。”
2013年9月24日,藏族消费者洛桑扎西投诉其所购买的实木家具存在质量问题,我立即带领同事调查取证,在消费者处于维权举证劣势的情况下,组织厂家、经营者、消费者三方经过多次调解,有时一次调解的时间就超过8小时,为消费者据理力争,最终生产厂家同意全款退货,短短六天时间,为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30万元。事后,洛桑扎西身着藏族盛装,手捧哈达,为分局送来了“维护正义、主持公道、热情服务、廉洁高效”的锦旗,省、州、市三级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年来,我坚持深入企业走访,解决企业困难,与辖区企业共同创建大理市唯一的国家级诚信市场、协助企业成功申报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打假维权、出谋划策,零距离的沟通服务,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了工商部门的温馨服务,突出了工商服务的特色,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许多企业业主对我的称呼也从“唐局长”变成了“唐姐”。
我的正气,就是正气“守护”,
在敢于亮剑中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大理市工商局8个分局,我是唯一的一位女分局长。作为女同志,要管好主要市区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市场,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查办经济案件是得罪人的工作,时常会遇到当事人为了逃避处罚而制造的各种障碍及金钱诱惑,甚至是威逼恐吓。为了法律的尊严必须在办案中敢于唱“黑脸”,敢于“亮剑”。
2010年9月,大理学院的新生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学校反映,许多山区学生购买的被褥却是“黑心棉”,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一举查封了7户销售“黑心棉”的店铺,在立案的同时要求 对学生进行赔偿,并在校园公示召回所有问题被褥。在送礼、宴请被我一一拒绝后,一店主说:“又不是你孩子用,何必那么认真。”我肯定地对他说:“老板你错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让这些山区的孩子们刚离开家就得到了社会的呵护和我们工商人深深的爱!
2011年2月,同时立案查处食品案件8件,10多个当事人相约聚集到我的办公室,指着我叫嚷道:“我们都是本地人,是不是和我们过不去,你一个女人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打了都不知道”……从事基层执法工作三十年经历了许多各种情形的特殊情况,每一次我都凛然正气、临危不惧、坦然面对,并耐心做好疏导工作。2003年至今参与的1486件案件的查处,无一起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分局长这个岗位,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要想带好兵、打好仗、打胜仗就必须带头冲锋陷阵,而非指手画脚。谁不想家庭事业能两全,但是当女儿需要母爱和教诲的时候,当父亲病危弥留之际……,因为常常离不开工作岗位,因为长年无假期超负荷工作,因为面临许多突发事件,你怎么可能让家人满意?又怎么能不让家人为你牵挂?每每提起也常潸然泪下,心怀愧疚。记得,在父亲病故(下转B3版)的第二天,也是分局干部职工苦战二年迎来信息化试点工作验收的日子,面对工作需要和难以割舍的亲情,选择是那么难、那么痛、那么让人纠结,摘下黑纱,换上制服的那一刻,许多亲友不干了“你成天忙、忙、忙,你爸刚去世,你就不能在家陪一下老母亲吗?”是啊!自古忠孝两难全,我强忍悲痛和亲人的不理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了省州市三级的检查验收。
许多人问我这样干到底图什么?我说:“我十七岁就穿工商制服,经历了市场一天天繁荣的变化,经历了从单一收费到信息化的规范管理,红盾的责任承载了我太多的青春和梦想,也让我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快乐!”
在我身边许许多多工商人无论寒冬酷暑一直在市场监管的最前沿,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用平凡的工作践行着“为民、务实、清廉”。我不想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心中的感慨,只想说:我只是他们中普通的一员,却多了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因此用敬业精神,打造专业水平,争创一流的工商分局,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是我不懈的追求。时代在变,职能在变,要求在变,我作为工商人忠诚执法、乐于奉献的情怀和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