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烟叶生产再上新台阶
——贵州2014年烟叶工作展望
□邓祖昌 刘 平 陈 俊 本报记者 黄福九
贵州是仅次于云南的全国烟叶第二大省,常年来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烟叶收购计划700万担左右,约占全国的14%。作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其独特优势在我省得到充分体现,已成为惠农面最广、惠农效果最直接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烟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全省9个市州64个县776个乡(镇)种植烟叶,分别占全省的72%和54%,惠及21万多户烟农75万余人。全省实现烟叶税收19.63亿元,同比增长20.92%;烟农现金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1.31亿元,同比增加22.04亿元。烟农户均种烟收入4.73万元,同比增加1.03万元,烟农人均种烟收入达1.1万元,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434元的2倍多。“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省烟草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烟农种烟收入突破11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指日可待”。
定位:加快产业扶贫
十八大召开以来,烟草行业提出要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烟农和零售客户收入增长、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重要责任,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201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到贵州调研时,要求贵州烟草工商企业继续推进产业扶贫,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作为推动产业扶贫和共同发展的主要形式,烟叶在保障财政和烟农增收、促进烟区新农村建设和“同步小康”中被“寄予厚望”。
2014年,全省烟叶工作将继续围绕“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守住年度烟叶收购红线;不断提高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水平,不断提高烟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烟叶质量技术水平;努力夯实卷烟工业“第一车间”的建设基础,努力夯实广大烟农增收致富和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的工作要求,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严控规模为首要任务,以优化结构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水平,加快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推进全省由烟叶大省向烟叶强省转变。主要目标任务是:收购烟叶646.3万担,上等烟比例65%以上,等级合格率80%,散叶收购100%;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150个,开发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20个,建成烟农专业合作社150个;完成常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2亿元,水源工程建设投入8亿元。
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安排部署措施中,从政策、规模、结构、技术、现代烟草农业等关键词,可以清晰地看到2014年全省烟叶工作的“路线图”。
规模:坚决守住红线
严格计划分解。国家烟草专卖局把严控规模作为今后三年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全国烟叶库存调整至合理水平,2014年全国烟叶收购计划在2013年基础上下调6%,2013年丰产烟叶分三年抵顶。经过省人民政府协调争取,全省2014年烟叶收购计划由638万担调增为646.3万担,安排种植面积318万亩。全省按照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安排,从严、从紧将计划分解到县、乡、村,落实到农户、地块,切实维护国家计划的严肃性。同时,结合烟叶生产基础和烟农积极性,搞好县与县之间的计划调整。对长期完不成任务的县,调减计划;对收购计划3000担以下的县,原则上不再安排种烟,并引导烟农把种烟热情转移到提高烟叶质量水平上来。目前,育苗春耕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省共落实烟农16.36万户,预留烟地318万亩。全省5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283.4万亩,占落实面积的88.9%,较2013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规范合同签订。根据烟农的生产水平、基础条件合理确定单产,制止“降单产增面积、增面积保结构”的做法,做好种植申请审查、地块面积核实,与烟农逐户签订种植合同,明确优化结构面积及鲜烟叶处理数量,签足、签实合同,杜绝种而不签、签而不种或少签多种、多签少种等现象。
强化过程控制。严把烟地预留、烟苗供应、物资发放、烟叶移栽等关键环节,按合同供应物资、按合同育苗移栽。对预留烟地进行全面核查,超合同的坚决调减。核实移栽面积,确保移栽株数与合同相符,杜绝无合同、超合同种烟。执行合同收购政策,合同内符合等级质量要求的烟叶全额收购,超合同、无合同的烟叶不予收购。
政策:不折不扣执行
严格执行价格政策。2014年,全国上中等烟叶收购价格总体提高5%,重点调增卷烟工业配方需求量大的等级收购价格;继续实行特色品种价格上浮政策,红花大金元上浮20%,K326上浮10%,全省将统一执行,坚决维护烟农利益。
落实扶持政策。落实烟叶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烟叶生产投入、订单生产和烘烤方式改造、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专业化机耕、烘烤等扶持补贴政策。行业烟农专业合作示范社除国家烟草专卖局补贴扶持以外,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再补贴;省级烟农专业合作示范社由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补贴。全省进一步完善烟叶种植保险、灾害救助等风险保障制度,减少烟农损失。
结构:主攻等级质量
搞好分类安排。全省总体按上等烟比例65%的结构目标,结合产区生态、气候条件和历年生产水平进行分类安排,开展田间不适用鲜烟叶处理。
抓好田间处理。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田间处理方式。严格补贴兑现操作流程,建立田间处理档案,确保田间鲜烟叶处理真实、补贴资金兑付规范。建立包保责任制,加强过程监管,确保鲜烟叶处理到位。
抓好订单试点。进一步加强与对口卷烟工业企业的沟通衔接,完善订单生产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试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优化品种布局。以基地单元为单位布局种植品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形成“自育品种50%、特色品种30%、其它品种20%”的种植格局。在与卷烟工业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条件、生产基础合理确定种植品种。特色品种全部实行单种、单收、单存、单调。
抓好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推广。全面推广抢雨覆膜备栽、“井栽壮苗”培育、机械打孔、标准化移栽技术,保障适时移栽,缩短移栽周期,实现早栽、深栽,确保4月底前基本完成移栽,西部烟区5月5日前完成移栽。
抓好减工技术应用。加快推进田间机械化作业,探索机耕、起垄、施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加大散叶烘烤推广力度,全省散叶烘烤150万亩以上,分类打捆上炕散叶烘烤75万亩以上,烤后烟叶快速回潮推广面积60%以上。
抓好烟叶品质安全技术应用。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自制有机肥,全省推广140万亩以上,自制有机肥12万吨以上。开展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示范,减少农药施用,提高烟叶安全性。全省安排50万亩蚜茧蜂生物防治和30万亩黄板诱蚜、杀虫灯物理防治。在遵义市开展全国烟叶品质安全监控试点,为全省推广积累经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30座以上烘烤工场实行集中排放、统一除硫除尘。加强与卷烟工业企业合作,采取订单生产模式,依托有机高粱、水稻产业带,推进烟叶有机生产示范。
抓好抗春旱集雨技术推广应用。在西部烟区推广抗春旱集雨技术,着力解决全省春旱严重、移栽困难、移栽期难以把握的问题。
现代烟草农业:推进转型升级
扎实抓好设施建设。强化已开工水源工程项目资金监管,整合各方合力,加快待开工项目移民搬迁、土地补偿及招投标进度,加快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专题论证、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及早提报审查。完成2013年度6.4万亩整理、34个田间机械化单元农机装备任务。探索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运行维修养护模式,统一机械调度、管理流程、作业标准和服务收费,提高机械使用率。以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两场”为中心,与美丽乡村小康路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向烟地辐射,加快机耕路建设,方便物资配送、烟叶运输、农机进出。加快散叶烘烤烤房改造和设备维护,提高散叶烘烤比例。及时启动第二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使用管护示范,推动设施使用管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升基地单元建设水平。新建19个基地单元,累计建成150个基地单元。整县推进基地单元建设,整合土地、劳动力、设施、等要素资源,全面推进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机械化作业。加强基层站点建设与基层管理,推进烟草站管理单元化。完善提升已建基地单元。在已建基地单元全面推广余庆松烟基地单元建设经验,进一步完善提升全省建设水平。建立基地单元淘汰机制,建设水平低、生产不稳定、设施闲置损坏比例高的基地单元,坚决取消资格,烟叶计划随基地单元取消调减。扎实推进精益生产试点。除余庆松烟、黔西重新全国第一批基地单元精益生产试点外,在各市州再选择一个烟田集中、设施集群、生产基础和管理基础好的基地单元,以育苗、烘烤、分级三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化生产、工序化作业为重点,稳步推进精益生产试点。
提高合作社建设水平。2014年全省建成150个烟农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地单元全覆盖。安排专业化机耕深翻起垄200万亩、植保220万亩、烘烤350万担、自制有机肥12万吨,全面实施专业分级散叶收购。开展烟农专业合作示范社创建活动,创建行业示范社20个、省级示范社30个,实现专业化育苗、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100%,专业化机耕、植保、烘烤70%以上。实行领导定点挂帮,加强指导扶持,提高建设水平,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指导合作社制订管理办法,规范财务管理,建立资金专户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全面推行财务公开,确保规范运行和资金安全。
加工销售:提升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加强调度管理,加快调运加工进度,提高运转效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个性化加工能力,组织好跨产区、多等级烟叶混打和模块配方打叶,不断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卷烟工业企业衔接,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计划,切实抓好丰产烟叶销售调拨,杜绝先销售高等级后销售低等级的现象,确保均衡、平稳销售。
据悉,2014年全省烟叶工作既要严控烟叶规模,又要努力保持烟农收入稳步增长,还要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对此,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总经理)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烟草商业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烟叶产业发展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土地治理
烟草行业援建的毕节市威宁县马家水库水源工程
现代化育苗
烟区机耕道
我省自主创新的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是全国主推的烟叶实用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