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力量 夯实“五大平台”
大方县委统战部倾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报讯 (曾令文 记者 潘慧娟) 2013年以来,大方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服务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搭建夯实“五大平台”,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搭建党外干部学习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作用。县委统战部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党外副科级后备干部信息档案,并实行滚动式跟踪管理。主动了解和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抓好教育引导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使更多优秀的党外人士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方县委统战部网站并开辟党外干部专栏,要求党外干部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支招献策。
——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努力为推进全县工业化贡献力量。一是建立跟踪对接机制。对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特别是农工党、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引进到大方考察投资的企业,明确专人负责联络服务,及时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帮助协调办理企业入驻的相关手续。二是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对统一战线帮助引进的企业,建立企业的相关信息档案资料,及时与招商引资部门进行沟通,为全县的招商引资提供企业信息。另外,县委统战部还拟编辑出版一本《大方县企业家风采录》,通过这一平台展现大方县企业家形象,为企业发展鼓劲加油。三是建立督促调度机制。对统一战线帮助引进的有意向入驻大方的企业,明确专人随时与他们进行对接,及时掌握企业的想法,并将企业的要求及时向相关领导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对已经入驻到大方县的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进行回访,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及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2013年农工党帮助引进的8家签约资金达97.4亿元的企业,通过县委统战部积极的对接服务,已有3家企业正式落户大方,目前到位资金已达到3亿多元。
——搭建中药产业发展平台,积极争取统一战线力量,切实推动大方县的中药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农工党中央、农工党省委等帮助推动建立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争取农工党等帮助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共协调5家企业在大方县种植中药材1万余亩,为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争取农工党帮助协调注册了“中药产业网站”,建立了中药质量检验平台和培训平台。通过协调,2013年4月15日,省政府同意将大方县中药材和辣椒产业示范园区纳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13年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11万亩,实现产值10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00元—1000元。
——搭建非公经济发展平台,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做好相关服务。一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县的非公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2013年共对200名非公人士代表暨创业小老板进行培训。二是大力发展商协会。2013年共发展会员246名,组织成立了大方县装饰行业协会、大方县小微企业协会,成立了大方县湖北商会。三是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意见》,走访企业20多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信息50多条,协助琼芳食品有限公司、九龙天麻公司等引进技术人才5名,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100多人次。
——努力夯实联络联系工作平台,不断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县委统战部积极加强联络联系办公室建设,为联络联系办公室增加2名事业编制。切实为联络联系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要求联络联系办公室要积极为争取农工党支持做好相关服务,凡是接待农工党赴大方开展工作或向农工党汇报工作,联络联系办公室必须全程参与,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为县委、县政府做好争取农工党及统一战线更广泛的支持提供决策依据。2013年来,积极争取了农工党帮助协调煤制清洁燃料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大方火电厂二期建设等重大项目立项审批,争取编制了《大方县医疗卫生事业三年期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争取了农工党上海市委、农工党省委等对大方县的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帮扶。争取了农工党帮助推进同心助医工程,全县33个乡镇(办事处)有31个卫生院及三分之二的村卫生室得到了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全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县委统战部的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同心助医”等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