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万亿产业 把贵州建设为能源强省
□李奕樯
能源作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动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如同空气、水、粮食一样不可或缺。贵州这个以水火互济为特点的南方能源资源大省,逐步实现了外向型能源产业大省的跨跃,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与第一产业并重的地位,为我省和南方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突飞猛进,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日益临近,随着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和时代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贵州能源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我省能源已站上新一轮发展的新起点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以来,我省能源迅速发展,对全省乃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南方能源大省的地位进一步确立。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总产值达2638.15亿元(煤炭1433.83亿元,电力1204.32亿元),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达853.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8%,为全省GDP的12.55%,与第一产业GDP的占比基本相等,稳居了与第一产业并驾齐驱的突出地位。
二、我省能源产业已经具备跨越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1、我省能源资源丰富
我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07亿吨,远景储量2419亿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08万千瓦,并居全国第五位。我省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是全国最为富集的省区之一。风能、太阳能资源在省内西部地区分布广、开发潜力大。作为山区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我省拥有发展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独特优势。地热能、空气能、垃圾资源取之不尽。“水火互济”的资源格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丰富储备,紧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华中、华南地区的能源近距离输送条件,赋予了我省作为南方能源基地独特的地位。
2、能源发展处于难得的重大机遇期
除煤炭外,我省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占有相当的比重。煤层气、页岩气、核能等新能源规模开发尚未启动,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省能源产业近可把煤炭及新型煤化工产业推上新的发展高峰,远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升绿色能源的比重直至完全过渡,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3、能源市场空间广阔
市场经济最宝贵的资源是市场。我省及周边省区缺油少电。油、气的市场空间巨大。“四个一体化”促进了下游产业大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省内电力市场空间,电动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将带来电力需求的巨大增长。有了现成的巨大市场,我省能源产业就有了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4、支撑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飞速进步
目前,煤制油技术、生物制油技术,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技术突飞猛进,为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5、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既解决了当前工业和民用燃气的输送问题,也为今后我省煤层气、页岩气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输电网络的完善,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为煤炭、电力的输送提供了良好支撑。
6、煤矿兼并重组后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通过近年来的兼并重组,我省煤矿机械化水平、安全生产水平将大大提高。整合后技改扩能总规模达3.9亿吨/年,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8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的增长,为我省煤-电、煤-油、煤-气等相关能源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政策建议
1、 编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要尽快着手编制全省“‘十三五’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十大能源子产业规划,根据我省能源项目建设的区位、市场、资源和环境条件,积极谋划一大批能源项目,调整充实能源项目库,制定具体措施,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全省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积极准备。新型煤制油、甲醇汽油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及开发、生物能涉及林业配套建设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垃圾发电、智能电网及相关产业的起步发展等每一个能源子产业都关系国计民生,都到了起步发展的黄金时期,都需要予以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通过编制规划,建立项目库,抓好落实,启动实施。
2、制定地方法规,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
目前,应该抓紧制订《贵州省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条例》,切实支持和促进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出台实质性支持措施:如对煤层气(瓦斯),严禁直接排空,瓦斯发电必须接受上网;对垃圾要引导分类,鼓励家庭对垃圾进行细划分类。对生物质资源鼓励集中设点开发利用,要禁止直接焚烧林木、桔杆等。宜林荒山必须种植林木资源,否则收回租用权、经营权等。
3、出台支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在价格、上网、补贴等方面,通过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风电、太阳能、垃圾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目前发展家庭太阳能发电,湖南等地已经出台了政策并已经起步,我省可以加以借鉴,给予电价等优惠。此外,还应形成鼓励企业生产经营地热能、空气能产品的良好机制。
4、严格节能减压排措施,促进清洁发展
我省作为南方能源大省,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消费的比重高达90%、49%。能源企业既是能源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的大户,面临日趋严格的节能要求。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得能源行业成为最大的碳排放行业。全球性的碳排放压力,必将很快影响到我省能源行业的生产和运营。未雨绸缪,研究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新形势对我省能源的影响及政策,制定全省能源行业节能减压排应对措施,搞好能源行业自身节能减压排的监督管理,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促进我省能源清洁发展已迫在眉睫。
5、建立我省能源领导协调机制,逐步理顺能源管理体制
目前我省能源建设发展存在多头管理现象。能源管理机构分设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各市州能源管理更是五花八门,同一件事,不知究竟职责在谁,对能源政策的理解把握也是千差万别,要建设能源强省,形成我省大能源的格局,现行管理体制显然是不能适应的。建议成立省能源领导小组,明确一位领导亲自分管,切实解决能源领域的矛盾问题,同时责成有关部门研究如何理顺我省能源管理体制,以适应能源发展需要,保障能源项目建设,解决能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全省能源大建设大发展。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省能源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