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贵州赖永初酒的辉煌再起航
□黄篆鸿 本报记者 黄福九
赖永初(1902.11— 1981.5),字锦元,贵州黄平人氏,祖籍福建泉州,是民国时期贵州商业巨子、爱国民族实业家,始创赖茅酒,成为贵州白酒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同时涉足的金融、银行、盐业、酒业、报业、锡矿、锑矿、铁矿、煤矿、纱厂、土特产、教育、慈善等领域,也是业绩卓著,声名远播。
赖永初还先后担任贵阳市商会常委兼办公室主任、贵阳市参议员、贵阳市银行经理、银行公会主任,重庆市大川银行总经理,贵州省银行总经理,贵州省工商联第四届执委和常委、第四届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商界英杰
赖永初生于1902年11月12日,幼年随父赖嘉荣来到贵阳大南门开设“赖兴隆”商号,主营杂货及土特产,兼营其他生意,以维持一家生计。
赖永初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边读书,一边帮助其父打理钱庄。其父赖嘉荣逝世后,赖永初全权负责赖兴隆的生意,使商号向钱庄转型,承担全家的生活重担。赖永初凭着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艰苦创业,1928年,在“赖兴隆”开展存放、汇兑等业务,以讲信誉、优质的服务使钱庄业务不断拓展,积累不断增多,先后在梧州、柳州、南宁、衡阳、汉口、广州、香港、重庆以及贵州的安顺、遵义等地分设庄号。
赖永初以出色的能力由怡兴昌银号理事成为后来的怡兴昌银号总经理,凭借雄厚的资金,开办了国济、裕生、永兴、贵阳同济盐号、贵州投资公司等公司,投资创办铁厂、五份开煤厂、三都黔昌锑矿、盐业、纱厂、土特产等企业,其产业遍及黔中,银行及庄号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
赖永初还创办发行了《贵州商报》、创办贵州商友俱乐部(后改为新华电影院,今为世纪星光电影城)为商人提供交流的平台。在贵州商友俱乐部,赖永初接待了来到贵阳避难的《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据贵州商友俱乐部工作人员钱民德(生于1922年,曾在贵州商友俱乐部做工3年)口述:“我已不记得具体年月,只记得那是个冬天,贵阳是抗战的大后方,不少人避难都到了贵阳,一天,我正在俱乐部里做事,走进一位斯文的男子。来人自报家门说,他叫田汉,我一听这名字,有点不敢相信,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招呼田汉先生入座,倒茶招待,并立即电话通知赖永初。赖永初听说田汉先生到了,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赶了过来。当天,赖永初安排田汉先生在其开办的大南门大众饭店(现贵阳钻石广场)吃饭,由于当时下着雨,贵阳的天一下雨就特别冷,田汉先生只穿了一双破旧了的鞋子,赖永初见后,随即交待我去街上买了一双黑色的皮鞋送给田汉先生。之后,赖永初与田汉还有来往。”
1945年至1946年(民国34年至民国35年),贵州省政府兼贵阳市市长杨森命赖永初担任贵阳市银行总经理,杨森代表官股兼任董事长。1948年(民国37年)初,杨森调任重庆市市长,杨森命赖永初随同前往担任重庆市大川银行总经理,三个月后,贵州省政府主席谷正伦电令赖永初回筑担任贵州省银行总经理。
赖茅出山
1937年,赖永初与周秉衡、贾锡钦合资共集资8万元,成立“大兴实业公司”,赖永初个人出资6万大洋作为投股资金,周秉衡以建于1929年的“衡昌烧坊”作价大洋1.5万元入股,贾锡钦将三合锡厂作价大洋5千元入股,赖永初任经理,周秉衡任副经理。
1938年,周秉衡宣布“天福公”商号倒闭清算,赖永初成立“大兴实业公司”出资大洋8万元,周秉衡便抓住机会,以“衡昌烧坊”作价1万5千元入股,赖永初任公司经理,周秉衡任副经理。
起初,“衡昌烧坊”年产茅酒几千斤,每年盘点却要存货半数以上,造成资金严重积压、周转不畅。周秉衡儿子周扶常被派到赖永初的合江纱厂去管理,因经营不善,蓄意纵火,烧毁了仓库,损失巨大。“衡昌烧坊”濒于倒闭。周秉衡四处奔走欲出售“衡昌烧坊”以弥补亏空。
据《贵阳文史》记载,由于酒厂年年亏损,工厂停工,工人没有工资收入,无法养家糊口,“周秉衡到处与人交涉出卖‘衡昌烧坊’,许多企业公司只愿出1万元,周不愿意卖,后又找赖永初的二弟赖贵山、三弟赖雨生(当时三兄弟早已分家,各做各的生意),均感无把握,也不要”,没人敢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又等了半年多,酒厂还是无人要,周秉衡托帅灿章来找赖永初,想用“衡昌烧坊”抵债卖给他,周秉衡几乎破产,赖永初看到周秉衡欠款还不上最终才决定独资买下酒厂,解决了周秉衡的燃眉之急,用“衡昌烧坊”作价抵债的请求。
赖永初支付周秉衡7千银元独资收购“衡昌烧坊”后,周秉衡的长子周封岐又出来节外生枝,周秉衡又托帅灿章、张慕良来劝赖永初,并加补他3千大洋,赖永初答应后,经帅灿章的调解,周无意见,由高昌兴手立了契约才算解决了问题,由赖永初个人承担起酒厂所有的亏损。
1941年赖永初独资收购“衡昌烧坊”,在此基础上,以雄厚的资金优势,马上增资扩建,改造厂房,将“衡昌烧坊”更名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恒兴酒厂”有大小酒窖17口,每口酒窖能容高粱30石,每石600斤,有宽大的晾场,石磨两副,马8匹用于推磨,使“恒兴酒厂”迅速“振作”起来,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在茅台镇各酒坊中迅速脱颖而出。
1947年,年产量达到32500公斤,成为茅台镇最大的酒厂。
为提高茅酒的质量,赖永初让经理和酿酒师把所有的新酒、老酒、爆酒等各种轮次的酒运到贵阳,他自己研究、勾兑,请很多懂酒的行家品尝,经过反复精心勾兑,将兑好的酒请友人品尝,又寄到外省朋友处品尝,大家觉得满意后,全新的恒兴酒厂的“赖茅”便上市了。酒兑好后,赖永初把方法、程序通知酒厂经理及酒师,要他们严格依法兑好后运一部分到贵阳,再请其他人品尝,直到大家都满意,自己也反复细斟合格后,认定就照此法勾兑。
经过科学的勾兑,酒厂酿制勾兑后的赖茅酒,具有饮后不上头、不口干、不刺喉、不伤胃特点,很快恒兴茅酒(即赖茅)打开了市场。赖永初当机立断,通过他在全国各地的庄号进行销售,在站稳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市场,到贵州解放初期,“赖茅”年产已达10万多斤。
声名鹊起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茅酒赝品充斥白酒市场,为维护“恒兴”形象,赖永初有意更换商标。
一天,赖永初在遵义考察业务,在车站附近的餐馆看到两个醉汉在争吵。一个醉汉说:“儿啰,输不起,变狗爬,你还划什么拳?”另一个嚷道:“老子赢你的‘快发百万’,硬要赖毛,是哪个龟儿子输不起?”赖永初一听“赖毛”挺有意思,触发了灵感,劝他们不要争吵了,为他们付了酒钱。赖永初心想,我姓赖,在茅台镇酿酒,“赖毛”二字不正是他苦思冥想所要的产品品牌名称?他回贵阳后,与经理汪大年一商量,大家击掌大笑,觉得既有趣,又暗合酒名,于是把产品名称改为“赖茅”。
据《茅台酒厂志》记载,赖永初将姓“赖”和产地茅台镇的“茅”注册为“赖茅”商标,并加上科学方法制作的字样。“赖茅”商标精致美观,封口是银灰色底红字,瓶口以下贴统税票,商标正面上方是拉丁文“赖茅”两字的拼音,中间是一金色大鹏展翅与地球之上,下面是“赖茅”两字,背面是蓝底烫金说明。另设计小口圆柱土陶酒瓶,保证酒不受光的影响,如今,遗留下来“赖茅”酒酒瓶成为茅酒发展史上唯一留下最早的包装实物,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
“赖茅”是茅酒第一家用姓氏与产品产地名称组合成的品牌。
1935年6月16日,红军不战而占领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红军将士有幸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酒。红军长征路过茅台镇,用恒兴酒厂(原衡昌烧坊)的茅酒擦身、御寒、疗伤,支援了红军北上。80年代以后,许多老红军在撰写的回忆录时,对衡昌茅酒仍然记忆犹新。
而红军渡河成功后,赖茅酒被称为“祝捷酒”。赖茅成为长征时期的“红色”白酒。
赖永初为了保护自己独造的“赖茅”品牌,维护“恒兴”形象并将它注册,在香港印制了30余万套“赖茅”商标,并委托当时著名律师马培中担任法律顾问,每年付他五百大洋,由律师登报声明以负法律责任。赖永初充分利用自己在全国各地的银行和钱庄分号代理销售“赖茅”酒,并在上海、香港、武汉等地大力促销。专门包装一批一两、二两小包装的“赖茅”酒,在机场、码头、商号免费赠送品尝。
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托上海华威银行大亨把300多瓶“赖茅”带到在香港试销,“赖茅”酒以其高品质的口感和绵软醇厚的酱香风格,一举夺得了中外客商的青睐,被一抢而空。至此,“赖茅”酒以香港为窗口,打入了国际市场。在赖永初的艰辛努力下,“赖茅”酒成为了当时茅台茅酒的代表,恒兴酒厂也逐步从一个手工作坊变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酒厂。
1949年11月15日,赖永初是第一个在贵阳举起自制的五星红旗欢迎解放军进城。解放后,赖永初将贵州省银行整体保留下来,并造册移交人民政府管理。赖永初先后被选为贵阳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贵阳市政府财政经委员会委员,省工商联筹委会委员。1950年秋,赖永初以“昆筑参观团”副团长身份赴北京、上海参观,在北京怀仁堂和上海分别受到朱德总司令和陈毅市长的亲切接见。1980年6月赖永初被推选为贵州省工商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3年,国家接管“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恒兴”、“成义”、“荣和”正式合并成立地方国营茅台酒厂,以“恒兴酒厂”为基础,建立了国营茅台酒厂,恒兴酒厂成了茅台酒厂的第一车间,至今仍是生产优质茅台酒的骨干车间。
今贵州茅台酒厂的“国酒文化城”内,塑有赖永初、华联辉、王秉乾的塑像,对三家烧坊作为贵州茅台酒前身的创始人,以兹纪念。
再铸辉煌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中国看到了希望,赖永初似乎也看到希望,他一心想恢复“赖茅”酒,重振他曾经辉煌的事业,实现他的人生追求。
改革开放后,赖永初作为民族工商业人士被选为贵州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常委。1980年1月,赖永初在贵州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恢复“赖茅酒”生产的提案并获得通过。
1981年5月13日,赖永初先生突发脑溢血在贵阳病逝,享年79岁,其一生为国酒茅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贵州茅台酒厂在国酒文化城塑赖永初坐像以纪念赖永初在国酒茅台历史上做出的贡献,作出了明确的历史性的肯定。
20世纪80年代初,由赖永初嫡子——赖茅传人赖世强独资恢复重建老字号恒兴酒厂,即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因“赖茅”商标注册问题导致市场很混乱,便以赖永初先生之姓名和肖像将所产的恒兴茅酒注册为赖永初酒——完成了从“赖茅”酒到“赖永初”酒的演变过程。
1992年,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250万元,建筑面积20000 余平方米,是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赖茅酒唯一创始人赖永初先生嫡子——赖茅传人赖世强为纪念其父赖永初在国酒茅台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以赖永初先生之姓名登记注册,集产、供、销为一体的贵州白酒知名企业;下属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贵州恒兴贸易有限公司,主营“赖永初”、“赖恒”、“赖茅”、“恒兴烧坊”、“恒兴老窖”、“恒兴茅”酒等系列产品。现年产量8000余吨,已通过QS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赖永初酒投入市场以来,以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等特点及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被誉为“酱香经典,酒中极品”。
近年来,公司的销售年增长率40%,市场网络涵盖国内主要的中心城市,网点达200余家,每年市场缺口在3000吨左右。赖恒酒商标连续三届(每届4年)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2011年3月,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服务单位”称号,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贵州授予的唯一家“诚信服务单位”,公司被贵州省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保护发展企业,“赖永初”酒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2 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注册商标“恒兴茅”被省商务厅评为首批贵州老字号企业;2013年,赖永初酒连续五届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公司连续十二年荣获贵州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十大品牌”等荣誉。
2011年,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在仁怀市茅台镇白酒工业园举行了恒兴酒厂年产5000吨优质大曲酱香型白酒扩建技改项目奠基仪式。2013年,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在贵阳市龙洞堡工业园区新建生产线基地已全面动工,标志着贵州赖永初酒业的快步腾飞,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重要台阶。
赖世强-闻
赖世强-观
赖世强-品
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荣誉出品-恒兴烧坊
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名酒工业园。
赖永初五十年陈酿
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赖世强酒业有限公司南明龙洞堡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