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8期 本期150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1-08

  余爱水是一名将军,现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兼任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余爱水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的大智大勇,来源于学习和思考,更来源于实践和探索。学习使他渊博而睿智,思考使他理性而深刻,探索使他博大而广识,实践使他丰满而厚重。

余爱水:

博士少将的《军事与经济互动论》

□刘逢安

  读书学习 坚持不懈

  余爱水从在连队当指导员开始,就酷爱读书。

  “在学习中,要不断独立、深入、跨越性地进行思考,在不停的矛盾与思想碰撞中升华思想,超越自己。”余爱水说:“学而博则思,思而深则行。”“学”、“思”、“行”应该是一种集中、高度的统一,而不应该是一种分别的割裂的两个不同的过程。思考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高级活动。”

  1988年,我国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期,面对当时人们热衷文化市场运作,而文化价值观念淡薄和文化价值取向偏离的问题,还在辽宁的一个偏僻的山坳里任营教导员的余爱水,对如何正确把握文化价值的价值尺度,使人们在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会调适价值取向,如何理性地、正确地确立文化价值评判尺度,如何采取科学态度,积极引导人们进行文化价值取向的自我调整等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研究,提出一些富有创建的观点和主张,撰写了《文化价值与文化价值取向》的文章,这篇文章在《中国文化报》刊发后,被《新华文摘》转载。

  1990年,余爱水从营教导员调到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处青年科工作。从青年干事到青年科长再到组织处副处长的5年时间里,在沈阳军区空军部队青年工作岗位上,他的学识、他的能力、他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结合当时青年官兵现实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沈阳军区空军的四个部队和院校,围绕坚定青年官兵理想信念、帮助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人生导游”、“道德培育”、“四年定向读书成才”、“军旅生涯二百周”等时代特色鲜明、青年官兵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得到青年官兵的热烈响应,受到各级领导和首长的高度赞扬。

  在沈阳军区空军组织处工作期间,先后组织宣传了在全国全军具有重大影响的“模范科技工作者李小奇”、“用生命追赶现代化的机务标兵李光南”、“模范飞行员陈加亮”、“秦正光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等时代先锋的先进事迹。

  2007年,余爱水做客中国军网,在与网友交流有关学习的话题中,他说,自己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最少不少于1小时,通常情况下在3到5小时,星期天、节假日一般都在6、7小时以上。“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看电视、阅读手机新闻,都是余爱水获取信息、广猎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的重要渠道。看电视,随时把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通过手机订阅了军事新闻、国际新闻、世贸英语、观点等10几种信息杂志,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新闻;长期坚持,收获甚丰;不但掌握了大事、把握了大势,而且通过思考判断,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20年打磨《军事与经济互动论》

  2002年9月,47岁的余爱水考取国务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成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历史学家及财政科学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财科所研究生部创始人许毅教授门下唯一一位军人学生。许毅对余爱水的学识、人品、求学精神非常欣赏钦佩。他说:“余爱水平时的学习非常刻苦,同时为人也非常正直,他善于提问题,善于思考,也深入实际,绝不说空话。”

  一次余爱水和许毅教授交流时,许毅对余爱水说:“一个国家是否列入世界强国之林,是以科学技术尤其是军工科技能否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为标志的,军工科技是国民经济强弱的测量器”。受许老的点拨和启发,余爱水认为:“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单纯的军事,也没有单纯的经济,军事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并已经融为一体。”这一认识,为余爱水从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上研究军事与经济的关系开启了大门。2004年,他在即将完成博士学业之前,将“军事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确立为毕业论文命题。

  2004年5月份,余爱水带着长达25万字的论文,参加了自己的经济学博士生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人民大学陈共教授认为:“余爱水的博士学位论文《军事与经济互动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揭示了经济与军事这一对矛盾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宏观性、战略性选题,超越了以往关于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维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命题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振一教授评价道:“论文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在吸收中外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外军事实践经验反复梳理和提炼的结果,使文章对问题的分析具有格外的说服力。”陈共教授在答辩评议书中写道:“在论文答辩中,余爱水很好地回答了各位委员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表示满意。经无记名投票,全票(7票)一致通过余爱水的博士学位论文,一致建议授予其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军事与经济互动论》由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专家学者称,《军事与经济互动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构建了一门新的学科体系,在世界上也处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

  《军事与经济互动论》是余爱水经过20多年的学习、积累、思考,打磨的一部向传统学术挑战的精品力作。

  《军事经济互动论》从独特的视角揭示军事与经济四个特殊矛盾:周期性与骤需性矛盾、可求性与受制性矛盾、负重性与无补性矛盾、内耗性与外依性矛盾。提出了“隐形战争”的概念,既指依靠强大军事力量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干涉内政、挤压国际活动空间,对军事力量实施非核非常规战争形式的使用,以达成战略目的的一种特殊战争形态。第一次明确提出军事对经济有双重作用,在承认其消极作用的同时,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在内涵与外延上都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军事在保卫国家安全的同时,还可产生科技牵动、需求拉动、生产联动、贸易促动、就业带动、转移流动等对经济的直接驱动作用。提出以综合国力为支撑的现代战争,必将使科技领域成为“第一战场”,战争首先从这里打响,决战在这里展开,胜败由这里决定。还创建性地提出了确立六种战略发展观:即和平成本观、军事产业观、全维战争观、不战而和观、均衡裁军观和科技决胜观。

  近两年来,《军事与经济互动论》受到部队官兵和学术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引起热烈讨论,产生诸多共鸣。其实,更多的军事专家更认同“互动论”中的“隐形战争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必将对中国军队新军事变革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2006年8月,在全军首届政治理论优秀成果评选中,《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获一等奖。2008年10月,《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获得第二届许毅财经科学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胆大必须“艺高”

  近年来,随着职务的提升,余爱水更加感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他的思考空间开始不断拓展,在关注军事与经济的同时,对诸多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寻思索,提出了一系列颇富见地的思想理论观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对于如何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理念在军事领域的辐射作用,他提出,在信息化战争中,不能继续沿袭以大量牺牲将士生命来换取胜利的作战思想。牺牲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还说是战争的胜利,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甚至不需要这样的胜利。军人的生命也应珍惜,也要得到保护,哪怕是在战争中,也需要尽一切可能把伤亡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对作战理论和指导原则进行重大调整,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之产生革命性变化。

  关于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问题,他主张,在新军事变革和我军战略转型建设中,要把武器装备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捆绑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核心价值观作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必然肩负着双重特殊功能,既要在整体的战斗力中成为战斗力的重要要素,又要为战斗力的提升提供精神依托和方向规范。

  关于对富国强军的认识,他说,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远离战争,保持长盛久安,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军事实力的快速持续增长。中国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导者,是和谐世界的倡导者,只有当中国富国和军队强大高度统一时,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才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和美好结果。

  关于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问题,他感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进入忘我状态,超越各种杂念,拿出足够勇气,展现特殊智慧,尤其要理性判断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从陈旧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变创新与稳妥对立的观念。不能因为创新而冒泡,也不能因为稳妥而保守,一定要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事实上,创新从本质上讲是稳妥的,真正的创新是不会冒泡的。因为创新是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遵循,只要是科学的创新,是不可能出现偏差的。

  胸怀祖国 展望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余爱水说:“我所有的经历与成功都来源于知识为我注入的巨大力量,不断坚定我将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走上领导岗位后,余爱水以新时代领导干部特有的忧患意识,时刻站在军队建设发展的全局高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独辟蹊径、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余爱水的讲座或报告有个特点,那就是“零”准备,每次报告,都是一杯开水、一个话筒,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官兵听了他的报告或讲座后,无不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有的官兵感慨地说,听余爱水的报告很震撼、很过瘾,不但能够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更能激发军人神圣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零”准备的说法,余爱水说:“你是和你的兄弟朋友在交流思想、交流感情,还要做什么准备吗?还要拿个稿子念吗?如果那样,就会让人觉得你不真不诚,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了。”

  2006年5月23日,余爱水应邀到甘肃省酒泉市作形势报告,他没带只字片纸,从世界军事格局到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3个小时的演讲报告,令聆听报告的数百名党政军干部大为惊叹和折服。余爱水有理有据、思维超前的思想观点使在座的地方领导大惑不解,没想到一位军人不仅对军事战略、国际战略研究认识如此深刻,而且对经济脉搏的把握得如此到位更是没有想到。

  余爱水就是这样一位胸怀祖国、展望未来的人。身为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余爱水的目光始终深邃而高远。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对军队、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正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在愉快地探寻着、耕耘着、奉献着。他的思考研究领域正在从军事与经济,向党建、战略、科教、文化、能源、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农业等领域延伸拓展。

  (据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