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60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0-17

迎合中国客 新加坡中餐馆包间文化悄然趋旺

□沈 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一些中餐馆业者受访时说,本地餐馆包间的需求近五年有所增加,来自中国的顾客较喜欢在包间内用餐,以及新加坡人总体消费实力提升,是包间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但也有餐馆因为自己的定位,没有对包间特别重视,现阶段不考虑为餐馆设立更多包间。包间除了为食客提供舒适的空间,也是餐饮文化的一种表现,随着包间数量的上升,本地的餐饮文化是否也有了改变?

  餐馆包间是亚洲餐饮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较高档的中式、日式或韩式餐馆,似乎都拥有这个共同点,与高档西餐馆不设包间的惯例截然不同。

  四年前来新工作的中国天津人魏春辉(42岁,文化商人)认为,中餐馆会出现包间,主要与餐馆嘈杂声有关。他说:“人们在西餐馆用餐时会有意识的小声讲话,因此不需要一个更安静的地方,也就不需要额外的包间。

  “不管是在中国或新加坡,中餐馆的大厅通常很大很吵,所以我和朋友相约吃中餐时,比较喜欢在包间里吃,那里比较安静,可以放松地聊天,也不用关注餐馆其他人的感受。”

  除了为食客提供舒适的空间,魏春辉认为包间也是餐饮文化的一种表现。他说:“不同的包间有不同的布置和主题,可以是陶冶雅致的地方。譬如,如果聚餐的朋友有某种共同兴趣,我就会尝试预定一个符合这个兴趣的餐馆包间。”

  他举例说,中国一线大城市如北京和天津的高档餐馆会有不同的主题,譬如把石头博物馆引进餐馆,让顾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文化。

  来新四年,魏春辉发现本地的餐馆包间有所增加,一些餐馆原本没有包间,后来增设了一两个,甚至三四个。他说:“不过总的来说,新加坡餐馆包间相对较少,本地店面租金昂贵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魏春辉认为,本地餐馆的包间相对比较平淡,没有太多文化特色,这点有待加强。他说:“本地餐馆应该寻找自己的定位,包间不用刻意走中国餐馆那样的豪华路线,可以走文化性强的路线,因为新加坡是个文化交汇的地方。”

  在中国,一些高档餐馆的包间设有洗手间,针对这一点,魏春辉说:“新加坡餐馆包间不需要洗手间,这肯定会提高餐馆成本,我不希望这些成本转嫁给我们消费者。”

  来自中国的顾客较喜欢用包间

  大部分受访中餐馆业者都说,餐馆包间的需求在近五年有增加,包间数量也随着上升。

  位于乌节路的金湖海鲜酒家共设6个包间,每间可容纳8至12名食客。餐馆总经理何健峰(55岁)说:“我们原本设有包间,但两家赌场在2010年开业之后,包间的需求相对较大,有些顾客如果订不到包间就不来光顾。”

  金湖以出色酒单闻名,餐馆的包间常常被订满,这与顾客喜欢在包间内享用美酒有密切关系。何健峰说:“我们其中一个包间里就有酒室,让顾客能在里面直接享用红酒。”

  餐馆增加包间 迎合顾客需求

  华厦中心(OCBC Centre)的桃苑酒楼今年4月进行装修工程,餐馆一个月后重新开张,包间数字从原本的4个增至11个,新装修的包间具灵活度,中间的隔墙可以拉开,让包间按顾客需求变大或变小。

  桃苑总经理陈彩凤(55岁)和何琼华(59岁)受访时说,增添包间主要是顾客对包间的需求上升,顾客有本地人,也有新移民。

  陈彩凤说:“作为业者,我们通常很谨慎地决定餐馆的布局,因为餐馆面积是寸地黄金。我们看到包间需求上升,所以就增添包间,以满足需求。”

  大陆港台与本地的包间风格

  桃苑总经理陈彩凤和何琼华经常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见学,研究当地餐饮文化的趋势以及这些市场与新加坡的餐饮文化的不同,而了解当地的包间文化也是她们学习的一部分。

  何琼华指出,中国的一些餐馆包间很讲究,里面除了餐桌,还有沙发、洗手间或是娱乐系统。

  陈彩凤说,中国一些餐馆包间非常注重隐私,当顾客进入餐馆后,直接从电梯进入包间,包间里面应有尽有,服务人员也从不离开房间,顾客不需要踏出房门,也就更不会撞见其他包间的客人。

  而香港包间则和本地的差不多,布置比较朴实,没有额外的设备。至于台湾的包间布置如何,何琼华说:“台湾的风格很不同,硬件虽然差不多,但软件就很特别。”

  “台湾一些高档的餐馆,设在一些小屋子内,服务水准非常高,感觉像是在人家的家里吃饭,有私房菜的感觉。”

  把噪音控制到最小

  陈彩凤说,桃苑酒楼的包间要避免任何尴尬或打搅客人的场面出现,因此初始先会把食物分成小块,再分成每人份,才由服务人员递给客人。

  她说:“这样做能把噪音控制到最小,让客人们能不间断地谈话。此外,为包间客人服务的人员通常是有经验的员工,他们知道客人抵达前,他们要准备什么,对菜单了如指掌,也对于熟客的口味和喜爱较有了解。”

  讲究席位礼仪

  宴客经验丰富的魏春辉,对中国和新加坡不同的包间礼仪也颇为了解,特别是包间内席位应该如何安排。

  他说:“新加坡包间的席位规矩比较简单。我和新加坡友人一起吃饭时,买单的那个人会坐在圆桌的中间。”

  “在中国,年龄最大或是身份最尊贵的人会坐在中间,通常是主宾。如果那人是宴席主人,就是所谓的主陪,坐在他对面的人就叫副陪,主陪和副陪的责任就是陪一桌子的人轻松地吃饭。

  “对于圆桌中间这个最重要的席位,大家都会有谦让的举动,你让我、我让你地来回让一下,才坐下来。”魏春辉说:“坐在主陪左右的人,就是主宾;坐在副陪左右的人,就是副宾。其他人就可以随意地坐在圆桌各处。”

  他指出,到了买单的时候,新加坡的服务人员通常会直接把账单递给坐在中间的那个人。不过,在中国负责结账的人其实是副陪,也就是坐在最靠近门口位置的人。

  一些人认为,包间更有隐私,但也可能促使客人更纵欲地饮酒。

  对此,陈彩凤说:“包间宴会是愉快的场合,有些顾客情绪高昂,一杯接一杯,但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是少之又少。新加坡人还是比较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在包间里的行为是文明和优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