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1378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5-14


贵州开启页岩气“探路之旅”

□本报记者 李丽

  “贵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地,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油气能源短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当地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基础,如果勘探取得突破并能派上用场,页岩气将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位能源行业从业人士说。
  页岩气是天然气的一种,成藏于6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志留纪的页岩中。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0.4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2.79%。排名居全国第四位。
  有观察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热值进行折算,这些资源相当于拥有75亿吨原煤资源。如果加上赋存在煤层中的3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意味着贵州净增加了100亿吨煤炭资源量,占我省累计探明煤炭储量587亿吨的将近五分之一。如果2020 年我省页岩气产量能达到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60亿立方米,将为我省带来每年100亿元的工业产值,相当于现有煤炭产值的近五分之一。
  计算出来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但这种藏于地层中的新能源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类获得,在调查勘探大幕拉开的贵州,有在省“两会”及全国“两会”上对此的热烈呼吁,同时也有着积极又稳妥推进、既鼓励又不急躁的态度。

  I率先开展调查评价
  今年初,国土资源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就关于共同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合作协议举行签订仪式,在页岩气勘查开发部省合作方面贵州走在了全国前列。
  签订的合作内容包括:加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合理配置页岩气矿业权,建立完善页岩气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共同研究制定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页岩气勘查、开采用地用水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创造良好的勘查开发工作环境,促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共同创建页岩气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开展富页岩气层段精细地质研究,研发页岩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形成规模产能。培养页岩气勘查、开发与管理技术人才,探索页岩气山区地面配套建设集输管网经验。
  同时大概划出这一产业的时间路线图:第一阶段:2013年至2015年,完成贵州省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设立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区,建设一批勘查开发示范井。第二阶段:2016年至2020年,完成示范区建设,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利用。
  据省国土资源厅相关人士介绍,现在正做调查评价的工作,找出能产气的层位,6月份会得出全省的页岩气储量。已打出的参数井,显示出了不错的含气量,“长顺、习水一吨岩石有2升多的气,可开采价值高,但同时地下水可能对开发有影响。”上述人士说。
  贵州省是率先开展以省为单位的调查评价工作的省份。早在2011年,贵州省争取到中央财政出资,由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国家页岩气专项论证和部署施工的第一口井深超千米战略调查井——“岑页1井”于当年4月13日在岑巩正式开钻。8月,该井达到设计井深,完成勘探工作。“岑页1井”位于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的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埋藏深度1400—1500米,厚度约50米。厚度达到基本要求,埋藏深度适中,有望建成年产天然气10亿立方米的生产区,是一个小而肥的非常规气田。
  2012年国土资源部牵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组织9家研究单位和企业对《贵州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进行了论证,当年,贵州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也蕴酿搭建。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旨在快速把我省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做实,准确掌握我省页岩气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下步勘探开发规划和引入商业开发提供依据。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

  I 不少难题尚待攻克
  民建省委专职副主委李奕樯对能源产业多有观察,在今年省“两会”上做了《关于加大页岩气研究勘探开发力度 建立我省新能源支柱产业的建议》的发言。在全国“两会”上,对此的呼吁亦被提及,省政协也就我省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作做过专门调研。深藏地层中的这个新能源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期待。
  李奕樯认为,我省开发页岩气资源有必要性、可行性,我省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页岩气开发将形成我省新的支柱型新能源产业,并带动下游化工等产业群的发展,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页岩气将成为我省能源结构的重要补充,并带动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发展页岩气将大大完善丰富我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同时,他认为,困难也不可忽视,这表现在:国内大规模开采深层页岩气的技术尚不成熟;页岩气开发前期的投入相当大,投资回收期长,贵州拿不出财政资金来支持页岩气的开发;贵州省内多山,交通不便,加大页岩气开发的成本和困难;贵州省境内天然气管网严重不足,打出页岩气后,其储藏、运输比较困难,储藏、运输的成本会很高。
  据专业人士分析,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是技术问题,如果技术难题不能解决,风险极大。前期的钻井、固井、射孔成功后,最关键的是压裂技术,压裂小了,页岩气不能达产,压裂太大,往往会穿透上下层位,地下水进入目的层,堵塞页岩气,同样不能排气,导致失败。如我省的“黄页—1井”、“方页—1井’’都是因压裂不好,导致失败。压裂过程中返排的压裂液中含有大量化学药剂,需要进行污水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带来环境问题。另外,在压裂后地应力将发生变化,其后续效应目前仍不清楚。
  美国十多年前成功开发出页岩气,改变了美国的能源结构和大幅降低能源价格,引起我国政府对我国页岩气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也是页岩气储量十分丰富的国家,据国土资源部评估可采资源量达到25万亿立方米,为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的10倍之多,为全球页岩气资源储量的第一大国。国务院高度重视页岩气资源开发工作,将页岩气列为独立矿种,要求“对页岩气资源的开发,要尽快制定规划,搞好资源调查,研究开采技术方法。
  因地质条件不同、环境承载能力不同、技术服务体系不同、销售网络完善程度不同等各种原因,虽然页岩气在美国已产生可观效益,但业内外仍有诸多声音提醒中国页岩气开发尚面临诸多问题。
  作为岩页气储量富集省,贵州也保持着积极推动、同时又审慎严谨的态度。省国土资源厅人士表示:“现在处于摸索阶段,资源能不能开采出来,经济性如何,都未可知。贵州地质环境复杂,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李奕樯建议,争取中央在政策、资金上对贵州倾斜。针对贵州的实际情况,在探矿权招投标过程中,积极争取国家在制定规划时,确定将贵州境内页岩气的探矿权优先出让给贵州省内本土企业,并在页岩气技术研究、勘探和开发规划上给予指导、帮助和资金支持。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的投入,规划建设贵州省内天然气管网。提前规划好天然气下游产业。如:燃气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的规划建设、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规划建设等。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在必要时,大力帮助并争取国家支持投资我省页岩气开发的企业引进购买国外相关技术。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武鸿麟建议:加大研究勘探开发力度,在贵州建设页岩气产业基地。
  武鸿麟建议,进一步完善全国页岩气研究勘探开发规划,将贵州省纳入全国重点勘探开发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及国有及民营资本参与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在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中,将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纳入建设规划,形成天然气管网,为页岩气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提前规划好天然气下游产业,如:燃气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的规划建设、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规划建设等。制定页岩气产业扶持政策,在探矿权招投标、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方面给予贵州必要的扶持与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