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1376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5-09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赤道与南纬3度之间,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也是一个火山丘。该山的主体沿东西向延伸将近80公里,主要由基博、马温西和希拉三个死火山构成,面积756平方公里,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2米,是非洲最高点。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该山的主体以典型火山曲线向下面的平原倾斜,平原的高度约海拔900米,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该山四周都是山林,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其中一些是濒危灭绝的物种。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东北部的大火山体,邻近肯尼亚边界,在奈洛比以南约225公里,其中央火山锥称呼鲁峰(Kibo),海拔5,892米,是非洲最高点。位置3° 4′ 33″ S,37° 21′ 12″ E 。
  乞力马札罗的主体沿东西向延伸将近80公里,由三个主要的死火山——基博、马温西(Mawensi)和希拉(Shira)构成。
  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乌呼鲁,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10多公里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远远望去,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孤单耸立的高山,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当你凝神远眺这座壮丽深邃的大雪山时,常常能感受到它有股内在的伟力,一种燃烧的、躁动着的原始生命力。乞力马扎罗山乌呼鲁赤道峰顶有一个直径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冰雪覆盖,宛如巨大的玉盆。
  乞力马扎罗山 还保持著典型的火山锥和火山口的形状,并且同马温西海拔5,354米,在海拔约4,600米处的一段长11公里的鞍状山脊相连,马温西是先前的一座高峰的较老的核心。
  希拉岭海拔3,778米仅仅是较早的一个火山口的残馀。鞍状山脊以下,乞力马扎罗山的主体以典型火山曲线向下面的平原倾斜,平原的高度约海拔900米。
  基博虽然看来像个盖著积雪的穹丘,但其南侧却有个直径2公里,深约300米的火山口。此火山口里有个显示残馀火山活动的内火山锥。和呼鲁峰的有规则的锥形大不相同的是,马温西峰是经过强烈侵蚀的,山势崎岖而且陡峭,并且被东西向狭谷劈开。基博的冰盖沿冰盖边缘残存下来,形成分散的大冰块。在基博的西南坡上,冰川终止於4,270米(14,000呎)处,在其北侧则只下降到其峰顶以下很短距离。马温西山上不存在永久冰,也几乎没有积雪地。由于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消融,引起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关注。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年之前,在地壳断裂造成东非大裂谷的时候,地壳的大幅度抬升和岩浆的猛烈涌动,在裂谷两岸形成一系列火山。[3]其中最高者就是乞力马扎罗山,大约形成于七十五万年之前。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山脉东西绵延80多公里,主要由马文济峰(Mawensi,5,149米(16,893英尺))、西拉峰(Shira,3,962米(12,999英尺))和基博峰(Kibo,5,895米(19,341英尺))三座山峰组成,其中马文济峰和基博峰最为著名。[3]基博峰的火山口在顶峰南侧,保存完好,直径2400米,深200余米,内有一个由火山灰形成的内锥。虽然基博峰还在休眠,但现在其火山喷气孔还不时地释放出火山气体。科学家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证实火山熔岩距离顶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但目前尚没有爆发的迹象。
  由于非洲的历史记录不清楚,历史上没有乞力马扎罗山火山爆发的记录,但根据研究,最近的一次大爆发可能在15万-20万年前。

(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