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扶持微企成长 多措并举助推发展
——六枝工商微企走访录
□本报记者 李丽
“微企做大做强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4月17日下午,六枝特区平寨镇老安水路上车来人往、安稳平和,位于这条路上的六枝特区新龙微电机有限公司里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线圈安装、焊线、切线、电阻检查、UV保强……3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认真地工作着,紧张有序地投入在有50多道工序的手机振动马达的生产加工安装上。尽管从外部看来,这地方并不显眼,但它蕴含着内外部共同注入的巨大正能量和潜能,这些因素导引着一个引人瞩目的明天。
这个正忙碌运作着的微企或将成为未来的某个“航空母舰”——这也是倾心扶持其发展的工商人期待的事情。
六枝特区工商局微企股股长毕艳、平寨工商分局副局长叶发兴一行来到该公司进行回访,询问有什么需要工商帮助协调的。毕艳得知,经信局当天早上刚前往走访。
公司负责人姜号因为得到职能部门和优惠政策的助力,让他的创业梦变成现实、走得顺利。2000年从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后,掌握了机械管理、电子产品加工能力的姜号便开始寻找施展舞台,次年,他到电子产业较发达的深圳工作。2011年,老家创办微企的政策吸引他回来,去年8月他的微企注册成立。
多年工作积累沉淀,加之对市场把握得好,姜号的微企成长得十分茁壮。成立以来,其公司一个月最多销售额达40万元,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多万元。
经信局当天早上来其公司走访,就是欲将其从小微企业扶持成中小型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获经信局已经备案。工商部门表示,注册一年后才可转型,工商将积极协调帮助。
该公司外墙上贴着一张“因生产需要急聘生产线员工数名”的招聘广告,现在的规模已满足不了这个微企蓬勃的发展活力。
“现在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毕艳问。
“需要更大一点的生产加工场地。”姜号说,需要一个400到600平方米的空间,现在正在寻找。
“有商标吗?有没有申请商标的想法?有没有核心技术?”
“没有。在外观设计、性能改善的技术方面,想申请专利。”
“这样的话,需要申请商标,你可以想一下商标名称,商标申请的一系列操作我们工商都可以提供帮助。”毕艳建议。
姜号表示:“现在是需要扩大规模的时候,下一步想贷款,贷的越多越好。”
毕艳解释:“你生产经营情况比较稳定,可以到建设银行咨询一下。建设银行推出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可以贷100到500万元。另外,人资社保部门有贴息贷款,可以享受这些扶持政策。”
转成中小型企业后,可以获得技改资金等扶持。看着这样的成长状态,毕艳的表情里透露着欣喜,她说:“这也是我们扶持微型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到时,我们给你的公司变更注册资本。”
“争取所有适用的政策微企都能享受到”
“争取今年让你得到万户小老板工程的支持。”一来到位于郎岱镇陇脚乡的罗萍工艺品厂,六枝特区工商局副局长韩福香就开始跟该微企老板沟通起扶持政策。
针对这家从事民族工艺品加工的微企,韩福香正积极协调万户小老板工程的优惠政策向符合政策要求的微企倾斜。她说:“我们要争取所有适用于微企的优惠政策,微企都能享受到。”
嫁在陇脚乡月亮河的罗萍,原本在黔南都匀毛麻纺织厂工作,经历了工作起伏,2012年初她通过工商部门的宣传了解到了政府出台“3个15万元”政策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当年4月,罗萍顺利拿到了《SYB创业培训合格证》。
利用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龙山景区这一旅游平台,罗萍2012年5月注册成立了六枝特区罗萍工艺品厂微型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铜鼓小摆件手工艺品,藤编手工艺品,蜡染手工艺品、手工刺绣等布依族工艺品。
布依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图腾纹样、生活用品、民间工艺摆设等,工艺精湛而多姿多彩,尤其是布依族蜡染和刺绣更是民族工艺品中的一束奇葩。2006年,六盘水市政府投资兴建了以突出布依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中国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
罗萍工艺品厂现在主要做代工,利润空间并不太大。
“今天主要想问一下贷款的事情。”公司负责人说。
韩福香说;“妇女创业可以享受到人资社保部门的10万元的贴息贷款。另外,你们可以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充分挖掘周边的落别乡、茅口乡的布依族文化,通过这些工艺品展示布依文化。”
据韩福香介绍,六枝特区今年发展微企任务为500户,一季度已完成151户,兑现财政补助资金76户,共380万元。
结合旅发大会六枝分会场的情况,六枝工商开展引导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农家乐等服务,截止目前,该区共发展微型企业351户,已为276户兑现财政补助资金1380万元,共解决就业2249人。全区351户微型企业中,六大重点行业(加工制造、科技创新、软件开发、创意设计、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特色食品生产行业)占29%,农、林、牧、渔业占49%,零售、批发、租赁、服务及其他行业占32%。目前,该局正积极开展微型企业税收奖励返还工作。该区当前符合税收奖励政策的微企共64户,奖励金额为5.4578万元,具体工作正在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