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洒红节表达爱慕之情的最佳时刻
□宇同
穿上所能找到最破旧的衣服,把车停在远远的僻静处,借着墙角和树丛的掩护前行,还得随时提防空中来袭的“彩弹”……这可不是在玩真人版“反恐精英”游戏,而是《环球时报》记者在洒红节当天新德里街头的遭遇。
记者地来到印度朋友瑞彭家的门口按下门铃,夫妻二人和一双子女已经等在院子里了。随着一声“洒红节快乐”的问候,瑞彭拿着一小包红色粉末用手指在记者的额头抹上第一道节日祝福,随后一家人齐上阵,红的、绿的、黄的,记者立刻成个大花脸。
“洒红节的主题就是尽情吃喝与狂欢。”瑞彭向记者介绍起节日的来历。传说洒红节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从前有一位国王暴虐无道,连天神也不放在眼里。一天暴君对国民宣布,不准人们再提天神的名字,举国上下只能崇拜他一个人,而王子对天神依然虔诚如初。暴君一心要除掉王子,让人把王子推下悬崖,但王子没有摔死。后来暴君又命大象踩死王子,也未得逞。暴君又命人烧死王子。翌日清晨,当国中的百姓带着盛水的器具赶去救人时,却发现王子安然无恙,这是神灵保佑的结果,人们便将七种颜色的水泼向王子以示庆祝。从此每年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就是洒红节开始的时候。
“知道洒红节真正的精髓所在吗?”瑞彭眨眨眼问道,“那就是捉弄人!”随着他的一个眼神,早已跃跃欲试的孩子们拎着颜料包和水枪就冲了过来,瞬间我们就被彩色的雾包围,头发上衣服上都是略带香味的粉末。忽然又一阵透心凉,原来那水竟然也是颜料水!随着邻居楼上阳台掷下的几个水球在我们身边“爆炸”,“战火”很快蔓延到街上。此时不管认识与否,不分年龄性别,也没有贵贱之分和种姓之别,大家彼此泼红洒绿、互画花脸、互掷水球,尽情欢乐,送出吉祥的祝福。几个孩子打着手鼓加入进来,人们载歌载舞,各色颜料被洒向半空,街道上成了色彩的海洋。还好这些颜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清洗起来并不算难。
瑞彭介绍说,“其实节日从昨晚12点就开始了,大家点燃柴堆,象征着烧死恶魔。”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欢度节日的,特别是在这个节日的主神——印度“爱神”的故乡,一直要欢庆半个月。“爱神”主管的洒红节自然少不了爱情的降临,洒红节也是向心仪的异性表达爱慕之情的最佳时刻,每年这个节日都会促成不少姻缘。
心里满载着欢快与温馨,带着满身的“节日祝福”,记者挥手与瑞彭一家作别。当记者好不容易终于找到自己的车时,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它已经变成一辆五颜六色的“花车”了。看来在洒红节这天,在印度,你很难找到一个不快乐的清净角落。